• j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ǔ lè bù jūn

成语解释: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

成语出处:《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形容待遇不相同

繁体字形:苦樂不均

英文翻译:unfair treatment

苦乐不均的意思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均:1.平;匀;相等:平均。势均力敌。2.副词。都:均好。均已完成。3.古又同“韵(yùn)”。

成语评论

苦乐不均”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辛苦和快乐分配得不平均”,常用来形容同一件事中,有人付出多却收获少,有人轻松却得益多。比如公司里,小王熬夜加班赶项目,同事老张却准点下班,最后奖金两人拿得一样多——这就是典型的“苦乐不均”。

为什么会存在苦乐不均 其实这和资源分配、规则设计有关。就像分蛋糕时,有人主动切块,有人等着拿现成的,切蛋糕的人可能自己拿最小的一块,也可能偷偷留了最大的一份。关键在于有没有公平的衡量标准和透明的分配机制。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家里大扫除,姐姐擦了三天玻璃,弟弟只倒了趟垃圾,妈妈却给两人买了同款球鞋。这时候姐姐可能会嘀咕:“这也太苦乐不均了吧!”但换个角度想,弟弟年龄小,父母可能有其他考虑。

遇到苦乐不均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先区分“暂时性失衡”和“系统性不公”。像小组作业中偶尔多承担任务,可以看作积累经验;但长期被当作“老黄牛”使唤,就需要主动沟通边界。有个朋友在创业公司,主动揽下没人愿做的数据分析,半年后反而成了部门里不可替代的角色——看似吃亏,实则铺路。

社会资源分配从来不是绝对公平的,就像春天的雨水不会均匀洒在每片叶子上。但我们可以学蒲公英,落在石头缝里就向下扎根,落在沃土中就向上开花。与其纠结“凭什么他比我轻松”,不如专注把自己的那份“苦”酿成独特的“乐”。毕竟,真正的成长往往藏在那些多付出的时光里。

苦乐不均的造句

  1. 造句 干的同样的活,你怎能苦乐不均,给他发的工资多,给我发的少呢?
  2. 造句 入世初期,中国各行业所受影响是苦乐不均的。
  3. 造句 导致的结果是,产油与炼油行业苦乐不均。
  4. 造句 没有贫富不等、苦乐不均的现象。
  5. 造句 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征发皆免,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6. 造句 只不过,盐梅儿初经攀折,未免苦乐不均。
  7. 造句 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徵发皆免,苦乐不均。
  8. 造句 如果不拿出政府财政兜底的硬指标,各地方财政苦乐不均,各学校冷暖不匀,所能提供的校车服务恐怕也只能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9. 造句 在美国证券市场上,传媒业整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媒介的个股表现却是苦乐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