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ng táng zhī yán
成语解释:指荒诞无稽的言论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篇》:“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繁体字形:荒唐之言
英文翻译:Absurd words
荒:1.荒地:生荒。熟荒。开荒。2.荒芜:地都荒了。3.荒凉:荒郊。荒岛。4.荒歉:荒年。5.严重缺乏:粮荒。水荒。6.不合情理:荒谬。荒诞。
唐:1.(言谈)虚夸:唐大无验。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费)。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b)后唐。5.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生活中常听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比如“我打算用塑料袋接住台风”或者“只要每天吃薯片就能减肥”。这些看似离谱的表达,被称作“荒唐之言”——它们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通过成语例子来理解这个有趣的语言现象。
“痴人说梦”这个成语完美诠释了荒唐之言的本质。比如同事说:“我准备把周末的加班时间存起来,等退休后一次性休息”,这就好比在银行存时间一样不切实际。这类说法虽然逻辑漏洞百出,却意外地能引发思考:人类对时间的掌控欲,是否正体现在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里?
再看“无稽之谈”,就像邻居大爷宣称“我家盆栽会背唐诗”。我们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但为何还会会心一笑?或许因为这类夸张表达揭示了人们内心对平凡事物的浪漫期待。就像儿童相信玩具会说话,成年人用幽默包裹的荒唐之言,何尝不是种保持童真的方式?
“天方夜谭”式的说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朋友说“我要教会金鱼跳广场舞”,这种明显违背常识的宣言,实际上暗含着突破常规的勇气。科技史上许多伟大发明,不正是从看似荒唐的设想开始的吗?现代无人机送货服务,放在三十年前恐怕也会被当作笑话。
观察社交媒体上的“喝消毒水能治病”“对着WiFi信号塔许愿更灵验”等谣言,我们会发现:荒唐之言之所以能传播,往往因为它击中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期待。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辨别能力,更要理解这些非常规表达背后的心理机制——焦虑、渴望或是单纯的幽默感。
语言就像面哈哈镜,荒唐之言则是镜中扭曲却生动的影像。它们或许经不起推敲,但若以开放心态看待,反而能成为理解人性复杂性的独特窗口。下次听到有人说“要给月亮装电梯”,不妨先别急着否定,试着问句“为什么不可以呢”——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下个伟大创意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