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òu
  • míng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òu gǔ míng xīn

成语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成语出处: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表示感激之词

繁体字形:鏤骨銘心

英文翻译:remember forever with gratitude

镂骨铭心的意思

镂:雕刻:雕镂。镂刻。镂花。镂空。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铭:1.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写出或刻出):墓志铭。砚铭。座右铭。2.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比喻深刻记住:铭功。铭心。铭肌镂骨(比喻感恩极深)。铭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3.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镂骨铭心”?这个词听起来像刻在骨头上的字,但实际用它形容什么感受?比如有人曾说:“奶奶临终前握着我的手,那份温暖成了我镂骨铭心的记忆。”这里既表达了无法磨灭的情感,又传递了时间无法冲淡的珍贵画面。

为什么这个词适合描述重大人生节点?试想一个创业者熬过资金链断裂的夜晚,多年后他感慨:“当时伙伴们的信任,像刀刻在骨头上一样清晰。”这种比喻不仅强化了事件的深刻性,也暗示了痛苦与成长并存的过程——毕竟刻骨的经历必然伴随疼痛。

有人问,现代人还会用这个成语吗?看看社交媒体上的真实案例:一位消防员救出被困儿童后,家长留言“您今天的勇敢会永远刻在我们全家心里”。这种跨越时代的表达方式证明,当情感浓度达到顶峰时,人们依然会自然选择这个意象强烈的成语。

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写杨过苦等小龙女十六年,用“镂骨相思”四字道尽痴情。这里巧妙替换“铭心”为“相思”,既保留原意又注入新内涵,说明成语也能随语境焕发新生。

有人认为网络时代记忆容易消逝,但某些瞬间依然值得珍藏。就像网友分享的抗疫故事:“隔着防护服看不清脸,但志愿者眼睛里的光,我这辈子忘不掉。”这种具象化描写,恰是“镂骨铭心”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动演绎。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大脑会对情绪强烈的事件形成深层记忆。当你说“那次失败教训镂骨铭心”,实际上是在调动杏仁核储存的应激反应。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对特定场景历历在目,而日常琐事却随风而散。

有人质疑是否该刻意制造“镂骨铭心”的回忆?我的观察是:真正深刻的体验往往不期而遇。就像旅行时偶然邂逅的星空,或是孩子第一次喊出“爸爸”的瞬间。生活的魔力,正在于这些未经设计的珍贵时刻。

未来人们会如何理解这个成语?或许在虚拟现实普及后,“刻骨”会变成数据烙印,“铭心”转为云端存储。但人类对真挚情感的渴求不会改变——那些能穿透技术屏障直抵内心的感动,永远值得被铭记。

镂骨铭心的造句

  1. 造句 你在说谎,你的话镂骨铭心!
  2. 造句 你帮我这次大忙,情深义重,镂骨铭心,我永不忘记。
  3. 造句 他时常回忆起那段镂骨铭心的恋情.
  4. 造句 而那初恋的挚爱之潮,令我镂骨铭心.
  5. 造句 但是那件事,对于我来说,可是镂骨铭心,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