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hòu
  • d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 míng hòu dàn

成语解释:见“鸡鸣戒旦”。

成语出处:宋·徐铉《和张先辈见寄》:“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过度紧张

繁体字形:鶏鳴候旦

英文翻译:Rooster's call

鸡鸣候旦的意思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候:1.等待:候车。你稍候一会儿,他马上就来。2.问候;问好:致候。敬候起居。3.时节:时候。气候。候鸟。4.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5.(候儿)情况:征候。火候。

旦:1.天亮的时候;早晨:旦暮。旦夕。通宵达旦。枕戈待旦。2.(某一)天:一旦。元旦。3.姓。4.戏曲角色,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区别。5.旦尼尔的简称。旧时的纤度单位,9000米长的天然丝或化学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1旦=1/9特。旧称(dài)。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鸡鸣候旦”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陌生,但它其实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画面:公鸡打鸣时,人们已经起床开始为黎明做准备。这可不只是简单的“早起”,背后藏着更深层的人生智慧。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王连续三个月凌晨五点起床复习考研,室友笑他“比闹钟还准时”。放榜那天他拿到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时,突然想起书房墙上贴着的“鸡鸣候旦”字幅——原来坚持真的能看到曙光。这样的场景是否让你联想到自己备考或准备重大事项时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有手机闹钟,为什么还要用“鸡鸣”作比喻?这里藏着古人的生活哲学。在电力尚未普及的年代,公鸡报晓是天然的生物钟,这种与自然规律同步的作息方式,反而暗合现代时间管理提倡的“顺应生物节律”理念。我常在晨跑时看到,那些跟着广场舞音乐晨练的大爷大妈,不正是当代版的“候旦”群体吗?

这个成语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候”字蕴含的主动姿态。不同于被动等待的“守株待兔”,它强调在黑暗中期盼光明时的积极准备。就像创业者熬夜完善商业计划书时,窗外的星光和电脑屏幕的蓝光交相辉映,这份执着本身就是黎明的前奏。

下次当你为某个目标奋力拼搏时,不妨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在星光下磨镰刀的农夫。晨雾中的每一次挥汗如雨,都会在朝阳升起时化作稻田里的金色波浪。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或许正是成语传承千年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