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ēng
  • shān
  • yuè
  • l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ēng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长途跋涉

繁体字形:登山越嶺

英文翻译:up hill and down dale

登山越岭的意思

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登山。登陆。登车。一步登天。2.刊登或记载:登报。登记。他的名字登上了光荣榜。3.(谷物)成熟:五谷丰登。4.姓。5.同“”(dēng)。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越:1.跨过(阻碍);跳过:越墙。翻山越岭。2.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越级。越权。3.(声音、情感)昂扬:激越。声音清越。4.抢夺:杀人越货。5.“越来越…”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天气越来越热了。6.周朝国名,原来在今浙江东部,后来扩展到江苏、山东。7.指浙江东部。8.姓。

岭:1.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一道岭。崇山峻岭。翻山越岭。2.高大的山脉:南岭。秦岭。大兴安岭。3.专指大庾岭等五岭:岭南。4.姓。

成语评论

嘿,说到“登山越岭”这个成语,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想到爬山?但其实它的意思可不止字面这么简单!举个例子,老张为了谈成一笔生意,连续一个月跑遍五个城市见客户,同事都笑他“跟登山越岭似的”。你看,这哪儿是真的爬山?说的就是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这成语和普通的‘努力’有啥区别?”问得好!区别就在“层层递进”的感觉。比如小王创业时先解决资金问题,再突破技术瓶颈,最后还要打通市场渠道——这就像翻过一座山又得爬下一座岭,环环相扣的挑战才配得上“登山越岭”这个词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很多事动动手指就能搞定,为啥还要用这种老掉牙的成语?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上周我帮邻居大爷装智能电视,光研究说明书就花了俩小时,大爷在旁边直念叨:“你们年轻人现在也得‘登山越岭’啊!”您瞧,连学新技术都能用上这词,说明老祖宗的智慧还真不过时。

再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去年我跟朋友去川西徒步,本来计划三天走完的路线,结果遇上暴雨塌方。当时领队说了句特经典的话:“咱们现在可是实打实的登山越岭,但记住啊,山不会自己挪开,得靠咱们自己找路。”这话让我突然想明白个理儿——不管是生活里的坎儿还是真的大山,关键得保持“见招拆招”的灵活劲儿。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大家都爱讲“躺平”,但真遇到事儿的时候,谁还不是咬着牙在“登山越岭”?就像我写这篇文章,原本想着随便凑几句,结果为了找新鲜例子,愣是翻了三本成语词典——您说这是不是也算另类的翻山越岭?所以说啊,这成语的精髓就在于:甭管前路多难,咱先迈开腿再说!

登山越岭的造句

  1. 造句 如此登山越岭的走了两日,来到岭峰间的一道岔路,由此而分向左右。
  2. 造句 功力通玄的他,虽无上天遁地之能,但是登山越岭应该是宇内无双吧。
  3. 造句 山风鼓荡起医隐的青袍、长须,一派仙风道骨,只见他登山越岭如履平地,气息均匀、意态从容。
  4. 造句 只是现下狼峰口乃为山势地形,登山越岭,铁甲穿在身上只嫌累赘,故弃而不用,但即使如此,手中枪盾仍是带有巨大威胁。
  5. 造句 这种绵羊虽然耐高寒、耐粗饲、能登山越岭,但羊毛只能搓绳擀毡并且产量很低,无法纺织成高档次的毛料制品。
  6. 造句 看着胖子万邦每每挥锤而至,自己便快速闪过,唐伏羲不由想起这几年来水鬼老头为了能让他去找自己,而教了他这一登山越岭的步法。
  7. 造句 在盐亭县内,地无三里平,出门看见山,要是不练就一副可以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好腿脚,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盐亭人。
  8. 造句 众人上了天行车,只见这辆车自行跑了起来,果然是疾驰如风,登山越岭,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