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jū yī gé
成语解释: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成语出处: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打破常规
繁体字形:不拘一格
英文翻译:not to stick to one pattern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拘:[jū]1.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2.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3.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gōu]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格:[gé]1.格子:方格纸。把字写在格儿里。四格儿的书架。2.规格;格式:品格。格律。合格。别具一格。3.品质;风度:人格。风格。性格。4.阻碍;限制:格于成例。5.某些语言中名词(有的包括代词、形容词)的语法范畴,用词尾变化来表示它和别的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例如俄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六个格。6.姓。7.推究:格物。8.打:格斗。格杀。[gē]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格格。格登。
大伙儿听说过"不拘一格"这词儿吧?说白了就是做事不按套路出牌。比如前阵子我朋友公司搞团建,人家不整那些老掉牙的KTV聚餐,直接包了个农场玩真人版"开心农场",结果新来的实习生反倒比总监还会插秧,你说有意思不?
有人要问了:为啥非得打破常规啊?这不是自找麻烦嘛?您别说,去年教育圈就有个典型案例。某中学把物理课搬进游乐场,过山车上测加速度,旋转木马上讲离心力。结果期末考试,这个年级的物理平均分比全市高了15分——你看,换个路子照样能成事儿。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去年创业圈有个挺火的案例。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团队,愣是把猫砂盆做成了"盲盒"模式,每月随机送玩具。你猜怎么着?首月销量直接破百万。这说明啥?老话说得好,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有人担心:不按规矩来会不会翻车?就拿自媒体运营来说吧,有个美食博主突发奇想用实验室器材做饭,量杯量筒当厨具,结果视频播放量暴涨300%。你看,风险和创新本来就是双胞胎,关键得把握分寸。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咱平时做事别总想着"应该怎样",多想想"还能怎样"。就像我老家那个修车铺,老板最近搞了个"修车送星座运势"的骚操作,生意火得排长队。您品,您细品,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格"外生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