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lǐ tiáo tiáo
成语解释: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程非常遥远。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分句;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繁体字形:千裏迢迢
英文翻译:set out on the long trek to a far distance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迢:远;长。
迢:远;长。
“千里迢迢”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路途遥远,但背后传递的更多是一种坚持与期待。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要用‘千里迢迢’而不用‘很远’?”答案藏在情感色彩里——它不仅强调距离,更暗示了行动背后的决心。比如:“他为了参加好友的婚礼,千里迢迢从国外飞回来,连时差都没倒就直奔现场。”这里的“千里迢迢”让故事多了份人情味。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成语只能用在物理距离上吗?”当然不是。比如一位创业者说:“我们团队千里迢迢摸索了三年,终于让产品上线。”这里的“千里迢迢”比喻的是时间与精力的投入,而非实际公里数。这种灵活用法,恰恰体现了汉语的生动性。
我曾见过最温暖的例子,是老人捧着家乡特产坐两夜火车看望孙辈。当孩子问“为什么带这么多东西”,老人笑答:“千里迢迢来一趟,总不能空着手。”这种跨越空间的心意传递,或许才是这个成语最本质的内涵。
有趣的是,在高铁飞机普及的今天,“千里迢迢”的使用场景反而更丰富了。有个朋友为了看极光,专门规划了跨越三个国家的路线,他说:“千里迢迢追逐自然奇观,比手机壁纸震撼多了。”现代人用行动重新诠释着古老成语,让文化符号始终鲜活。
若仔细品味,这个成语自带乐观基因。它不强调路途艰辛,而突出“虽远必达”的信念。就像那句:“就算千里迢迢,也要把这份谢意当面说出口。”距离在这里不再是障碍,反而成了真诚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