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ǐ zhōng bù yú
成语解释: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成语出处:《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始終不渝
英文翻译:always persist firmly in
始: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2.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终:1.最后;末了(跟“始”相对):终点。告终。自始至终。2.指人死:临终(人将要死)。3.终归;到底:终将见效。终必成功。4.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终日。终年。终生。终身。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渝:1.改变(多指态度或感情):始终不渝。坚贞不渝。2.重庆的别称。3.姓。
“始终不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背后传递的意思其实特别接地气——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改变初心。比如有人问:“创业失败三次还要继续吗?”如果回答是“我对这份事业始终不渝”,是不是瞬间感受到一股倔强的力量?
举个真实场景:老王开了十年早餐铺,隔壁奶茶店换了五波老板,他却坚持卖豆浆油条。别人劝他转型做网红小吃,他摆摆手:“我就想把传统手艺传下去。”这种不随波逐流的选择,正是“始终不渝”在生活中的鲜活写照。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坚持到底’有什么区别?”区别藏在细节里。坚持可能带着咬牙硬撑的意味,而始终不渝更像内心笃定的自然流露。就像爱情里的长跑者,不是勉强维持关系,而是打心底认定“就是这个人”。
我曾在博物馆见过修复文物的老师傅,三十年如一日地修补瓷器裂纹。他说:“每道裂痕都是历史的皱纹,得顺着它的脾气来。”这种近乎固执的专注,让我突然明白: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有些笨拙的坚守反而成了稀缺品。
最近有个00后朋友让我惊讶。她坚持手写日记七年,电子笔记多方便啊!她却说:“纸页翻动的声音,钢笔划过的触感,这些是数据替代不了的。”这种对传统方式的执着,不正是年轻一代对“始终不渝”的新诠释吗?
说到底,这个词提醒我们:在充满诱惑和捷径的世界里,选择不轻易动摇的坚持,或许会走得更远。就像跑马拉松时盯着终点的选手,那些始终看着脚下的人,反而容易在中途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