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ng
  • zhī
  • j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kǒng zhī jiàn

成语解释: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一孔之見

英文翻译:a peephole view

一孔之见的意思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孔:1.洞;窟窿:九孔桥。鼻孔。2.通达:孔道。3.文言副词。很:孔急。4.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成语评论

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孔之见的造句

  1. 造句 这个观点未免有点一孔之见。
  2. 造句 理论界已有一些文章对此作过研究,本文也想以一孔之见就教于各位前辈。
  3. 造句 不是满足于个人的一孔之见,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4. 造句 我的见解只是一孔之见,希望引起拋砖引玉的作用。
  5. 造句 以上只是个人的了一孔之见,权当抛砖引玉。
  6. 造句 他对电脑本来就缺乏认识,竟然还敢抱着自己的一孔之见胡乱反对。
  7. 造句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只是一孔之见,不足採纳。
  8. 造句 本文希望通过一孔之见,为域名研究引向深入做出自己的贡献。
  9. 造句 提出的学生会会务改革方案,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尚望各位多多指正。
  10. 造句 我的见解只是一孔之见,希望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