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fēn shèng bài
成语解释: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势均力敌
繁体字形:不分勝敗
英文翻译:Win or los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败: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跟“胜”相对):战败国。立于不败之地。甲队以二比三败于乙队。2.使失败;打败(敌人或对手):大败侵略军。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功败垂成。不计成败。4.毁坏;搞坏(事情):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5.解除;消除:败毒。败火。6.破旧;腐烂:败絮。败肉。7.凋谢;枯萎:败叶。塘里的荷花都败了。8.败落:好好的一个家败在他手里了。9.使败落:败家。
哎,说到“不分胜败”的成语啊,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啥?比如“势均力敌”这词儿,听着就带劲儿!比如俩球队打得难解难分,比分咬得死死的,解说员一拍大腿:“这比赛真是势均力敌,胜负难料啊!”(笑)说白了,就是双方实力半斤八两,谁也别想轻易压过谁。
那问题来了——为啥要用成语形容这种局面呢?嘿,这你就不懂了吧!比如“旗鼓相当”这词儿,不光说比赛,还能用来夸人。比如同事A和同事B提案都特牛,老板挠挠头:“你俩的方案真是旗鼓相当,干脆合并一下?”你看,既避免了伤和气,还夸了人,多妙!
再说个冷门的,“不分轩轾”听过没?这文绉绉的词儿其实特形象。比如俩学霸考试总并列第一,老师感慨:“他俩的成绩几年都不分轩轾啊!”要我说,这种竞争最健康,互相促进嘛!不过现在年轻人可能更爱说“神仙打架”这种网络词?(摊手)
突然想到,这些成语背后其实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就像“伯仲之间”这说法,原本是说兄弟排行,现在用来形容差距微小。比如最新款手机发布会,测评博主挠头:“这两款处理器性能伯仲之间,选哪个真纠结!”要我说啊,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双赢思维”,何必非要分个高下呢?
最后唠个家常点的例子。夫妻俩争论周末去哪玩,最后相视一笑:“咱俩这算棋逢对手了,不如抓阄决定?”(大笑)要我说,生活中很多事本来就没标准答案,学会在“不分胜败”里找平衡,日子才过得舒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