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ǔ wú yí cè

成语解释: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足智多谋

繁体字形:舉無遺筞

英文翻译:plan very carefully with every conceivable possibility taken into account

举无遗策的意思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成语评论

举无遗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做事考虑周全、计划细致,几乎不会出现漏洞。比如公司要推出新产品,负责人老张提前调研市场、测试产品、培训员工,连突发情况的备用方案都准备好了——这就是“举无遗策”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实中真能做到万无一失吗?其实成语更多是强调态度而非结果。就像小王准备考研时,不仅制定了每日学习计划,还针对薄弱科目额外加练,甚至提前到考场踩点。虽然最终成绩有运气成分,但这种周全的准备确实让他底气十足。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反而让“举无遗策”变得更珍贵。去年帮朋友策划求婚仪式时,我们不仅查了天气预报、备用场地,连戒指尺寸都偷偷确认了三次。结果当天突然下雨,但转场到备用的玻璃花房后,雨滴反而成了天然的氛围灯——周全计划遇上天公作美,反倒成就意外惊喜。

不过要注意,追求完美计划也可能陷入死胡同。曾见过同事为了项目方案反复修改三个月,最后错过市场窗口期。这提醒我们:周全不等于苛求,就像做菜备齐调料很重要,但若非要等特定产地的花椒,可能反而耽误开席。

下次遇到重要事情时,不妨试试“举无遗策”的思维方式。先画出决策树,把能想到的分支列清楚,就像出门旅行列清单:证件、充电器、常用药……当然,也要给未知留点空间,毕竟最美的风景有时就在计划之外。

举无遗策的造句

  1. 造句 自谓安若泰山,举无遗策,怵于邪说,即安荆楚。
  2. 造句 玄于道自作《起居注》,叙讨刘裕事,自谓经略举无遗策,诸军违节度,以致奔败。
  3. 造句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
  4. 造句 一叶玄机,一身玄机,举无遗策,卓然于世!
  5. 造句 属奸雄鼎峙之秋,群凶岳立之际,昧旦临朝,日旰忘膳,运筹命将,举无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