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óu wú yí cè

成语解释: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准确

繁体字形:謀無遺筞

英文翻译:plan very carefully with every conceivable possibility taken into account

谋无遗策的意思

谋:1.主意;计谋;计策:阴谋。足智多谋。2.图谋;谋求:谋生。谋害。为人类谋福利。3.商议:不谋而合。4.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成语评论

谋无遗策”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张要组织公司年会,他提前三个月统计了所有同事的空闲时间、预订了场地、安排了备用方案,甚至考虑到停电的可能性准备了发电机。结果当天设备突发故障,备用方案立刻启动,活动顺利进行。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不是特别贴切?

有人可能会问:现实中真的存在“毫无漏洞”的计划吗?其实这个成语的重点不在“完美”,而在“尽力排除已知风险”。比如旅行前查天气、带常用药、规划多种交通路线,虽然无法预测所有意外,但主动思考潜在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我发现职场中善用这个思维的人有个共同点:他们习惯用“如果…怎么办”来自我提问。比如设计师交付作品时,会预设客户可能提出的十种修改意见,并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这种思维方式不是焦虑,而是把不确定性转化为可控的预案。

有趣的是,过度追求“谋无遗策”可能适得其反。曾有位创业者把商业计划书改了200版,始终觉得不够完美,最终错过市场窗口期。这提醒我们:周全不等于完美主义,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留出灵活调整的空间同样重要。

下次制定重要计划时,不妨试试“三层防护法”:首先列出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其次准备可替代的B计划,最后留出20%资源应对突发状况。这种结构化思考,或许比盲目追求“万无一失”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