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o fà wú yí

成语解释: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事物等

繁体字形:毫發無遺

英文翻译:No hair left

毫发无遗的意思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遗:[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成语评论

毫发无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极其细致,连最微小的细节都不遗漏。比如一位文物修复师在清理古画时,用镊子夹起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灰尘,再轻轻吹去残留的碎屑,整个过程就像在对待一件易碎的梦境——这种场景,大概就是“毫发无遗”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把事情做到这种极致?”举个实际的例子:某次航天器发射前,工程师发现燃料管接口处有0.1毫米的误差。正是这种“吹毛求疵”的态度,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灾难。细致到极致,有时不仅关乎成败,更关乎生死。

在职场中,这种精神同样重要。去年我参与过一个产品设计项目,团队里有个同事坚持把用户界面每个像素点对齐,连按钮阴影的渐变角度都要反复调试。当时觉得有些“强迫症”,但最终用户反馈证明,正是这些细节塑造了产品的专业感。

不过话说回来,“毫发无遗”也要分场合。就像装修房子时,纠结墙纸花纹是否完全对称固然重要,但若因此耽误工期导致雨季来临,反倒得不偿失。我个人的经验是:关键环节要死磕细节,非核心部分不妨抓大放小。

最近去朋友开的咖啡馆,发现他们把每杯拉花的奶泡厚度控制在3毫米,杯柄方向统一朝东南45度摆放。这种将“毫发无遗”融入日常服务的态度,让普通的一杯咖啡喝出了仪式感。或许生活中很多美好,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褶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