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 wěi zhī yōu
成语解释:嫠:寡妇;纬:织物的横线。指为国忧虑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癸亥上皇帝书》:“臣何敢追尤往事,上渎圣聪,独方来计,则嫠纬之忧,不能忘情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为国忧虑
繁体字形:嫠緯之憂
英文翻译:The worries of Yiwei
嫠:指寡妇:嫠妇。
纬:1.织物上横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经”相对):经纬。纬纱。纬线。2.纬度:南纬。北纬。3.纬书:谶(chèn)纬。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忧:1.忧愁:忧闷。忧伤。2.使人忧愁的事:忧患。高枕无忧。3.担心;忧虑:杞人忧天。忧国忧民。4.指父母的丧事:丁忧。5.姓。
“嫠纬之忧”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特别贴近生活。比如小张最近总担心自己负责的项目会出问题,明明方案已经反复检查过,团队也配合默契,但他还是整夜失眠。这时候同事对他说:“你这完全是嫠纬之忧啊!”——这句话里的“嫠纬之忧”,正是用寡妇害怕织布机断线的焦虑,来比喻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的担忧。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担忧真的有必要吗?举个更直观的例子:小王考试前总想着“要是笔没墨水怎么办”“准考证会不会被狗啃了”,结果考前三天就开始拉肚子。其实真正需要他做的,不过是多带两支笔、把证件收好而已。这种过度焦虑不仅消耗精力,还会影响正常发挥——就像成语里的寡妇,明明织布机运转正常,却总在担心纬线突然断裂。
现代人其实每天都在经历“升级版”的嫠纬之忧。比如刷手机时看到“某地突发地震”的新闻,明明自己住在平原地区,却开始担心房子抗震能力;看到朋友创业失败的故事,明明自己工作稳定,却开始怀疑行业前景。这种思维模式就像给自己织了张无形的网,越是挣扎缠得越紧。
我发现在应对这类焦虑时,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把担忧写下来,然后分成“能控制”和“不能控制”两栏。就像担心台风影响出游计划,我们能做的是查看天气预报、准备备用方案,而不是对着窗外的晴天发愁。这种区分往往能让人瞬间清醒——原来80%的担忧都属于“嫠纬之忧”的范畴。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在纺织业重要的古代社会,纬线确实关乎家庭生计,但过度担忧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就像现在我们常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古人早就明白:与其盯着织布机发呆,不如多纺两尺布来得实在。这种务实精神,放在今天仍然适用。
下次当你又开始为某件事辗转反侧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担忧是真实的危机预警,还是“嫠纬之忧”?很多时候,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想象中的灾难片拉回到现实世界,会发现手头的问题其实早有解决办法。就像那个总担心断线的寡妇,如果她肯放下焦虑多织几匹布,反而能更快攒够买备用线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