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zhī
  • yō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rén zhī yōu

成语解释:急:着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成语出处:《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重特达之春,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帮人解决困难

繁体字形:急人之忧

英文翻译:Anxious worry

急人之忧的意思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忧:1.忧愁:忧闷。忧伤。2.使人忧愁的事:忧患。高枕无忧。3.担心;忧虑:杞人忧天。忧国忧民。4.指父母的丧事:丁忧。5.姓。

成语评论

急人之忧”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看到别人有困难,自己比对方还着急,恨不得立刻帮忙解决。比如朋友失业了,你不仅陪他吐槽,还主动帮他改简历、推荐工作机会——这种行动力,就是“急人之忧”的典型体现。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大家都很忙,为什么还要管别人的麻烦?其实,互助是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举个真实例子:去年邻居阿姨生病住院,她女儿在外地赶不回来,小区里几个年轻人二话不说轮流帮忙照顾宠物、送饭。这种自发的善意,往往比口号更有说服力。

再比如工作中,同事因为项目压力崩溃大哭。这时候递纸巾的人很多,但真正坐下来帮忙梳理任务优先级、分担具体工作的,才是真正“急人之忧”的人。这种行为看似消耗时间,实际上能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下次你需要帮助时,大概率也会有人为你挺身而出。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虽然节奏快,但“急人之忧”反而更显珍贵。就像手机快没电时陌生人借出的充电宝,或是暴雨天陌生人倾斜的伞——这些微小举动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们跳出了利益计较,回归了人性最本真的温度。

或许有人担心:总是替别人着急,自己会不会太累?其实关键在于“力所能及”。真正的急人之忧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像接力赛那样,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传递帮助。比如程序员帮老人调试手机,中学生教同龄人解数学题,这种精准的互助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会过度消耗自己。

最后留个思考:当帮助别人成为习惯,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从心理学角度看,助人行为能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从社会学角度,则可能引发善意的连锁反应。与其纠结“该不该帮”,不如先跨出第一步——当你亲眼看到别人的眉头因你舒展,这样的温暖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