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
  • zhī
  • yō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xīn zhī yōu

成语解释: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借指生病

繁体字形:負薪之憂

英文翻译:in ill health

负薪之忧的意思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薪: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2.薪水:加薪。发薪。月薪。年薪。3.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忧:1.忧愁:忧闷。忧伤。2.使人忧愁的事:忧患。高枕无忧。3.担心;忧虑:杞人忧天。忧国忧民。4.指父母的丧事:丁忧。5.姓。

成语评论

你是否听说过“负薪之忧”这个成语?它字面意思是“背着柴火时的担忧”,但实际用来比喻人因为承担重任或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比如小王刚升职为项目经理,每天既要协调团队进度,又要应付客户需求,私下和朋友吐槽:“最近真是‘负薪之忧’缠身,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这种场景下,成语既点明了责任之重,又暗含了做事认真的态度。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老张送女儿去外地上大学,帮她把两个28寸行李箱扛上六楼宿舍,气喘吁吁地说:“我这把老骨头可算是体验了一把‘负薪之忧’。”你看,生活中的亲情牵挂、体力劳动带来的负担感,都可以用这个略带幽默感的成语来形容。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典故其实藏着古人智慧。《淮南子》记载过樵夫背着柴火过独木桥的故事——当他专注于脚下时走得稳当,一旦开始担心柴火会不会掉,反而容易失足。这提醒我们:与其反复焦虑负担本身,不如专注做好眼前事。就像现代人处理待办事项清单,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反而能减轻心理重量。

或许有人疑惑:“这种‘担忧’完全是负面的吗?”我倒觉得它像身体疼痛的预警机制。去年筹备社区义卖活动时,我连续三天失眠,生怕物资准备不周全。正是这种“负薪之忧”促使我提前做好备选方案,最终活动比预期多募得20%善款。适度的压力反而能转化成动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与其追求“零负担”的乌托邦,不如学会与“负薪之忧”共处。就像快递小哥熟练调整背带位置,让货物重量均匀分布那样,我们可以通过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方式分散压力。毕竟,那些值得我们背负的重量,往往也指向生命中有价值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