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ǐn
  • huáng
  • 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ǐn bù huáng ān

成语解释:遑:空闲。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此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寢不遑安

英文翻译:Sleep well

寝不遑安的意思

寝:1.睡:废寝忘食。2.卧室:入寝。就寝。寿终正寝。3.帝王的坟墓:陵寝。4.停止;平息: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遑:空闲;闲暇:不遑。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成语评论

寝不遑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换成大白话就是“连觉都睡不踏实”。比如有人为了赶项目进度,加班到凌晨三点,躺下后脑子里还在反复琢磨方案有没有漏洞,这时候就可以说:“他最近工作压力大,真是寝不遑安。”这种状态是不是像极了考试前夜翻来覆去的你?

为什么人会“寝不遑安”呢?其实核心问题在于“过度投入”和“预期焦虑”。比如父母担心孩子升学结果,哪怕白天忙得脚不沾地,晚上依然忍不住算分数、查学校——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像一根刺扎在心头。这时候,与其硬扛着失眠,不如试着把问题拆分成具体的小目标,比如先了解三个备选学校的招生政策,焦虑感或许能缓解一半。

说到现实场景,我有个朋友创业时经历过典型的“寝不遑安”阶段。公司现金流紧张那阵子,他每天凌晨四点准时惊醒,非要爬起来核对财务报表才安心。后来他养成个习惯:睡前把待办事项写成清单,给大脑一个“已经存档”的心理暗示。这招虽然简单,但确实帮他找回了部分睡眠质量。

换个角度看,“寝不遑安”未必全是坏事。它像身体的预警系统,提醒我们某些事情需要优先处理。但关键是要学会区分“有效焦虑”和“无效内耗”——担心明天会议发言是前者,反复纠结三年前说错的话就是后者。就像老话说的: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但可以提前给明天的牛奶杯加个防滑垫。

现代人普遍缺觉的环境下,“如何与焦虑共处”成了必修课。我常建议身边人试试“十分钟法则”:躺下后如果半小时还没睡着,就起来做点不需要动脑的事,比如整理书桌或听白噪音。很多时候,当我们不再强迫自己入睡,困意反而会自然找上门。毕竟,睡眠就像流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最后想说,生活从来不是单选题。与其追求“完全无忧”的睡眠,不如接纳偶尔的“寝不遑安”是人之常情。就像夜空中偶尔划过的流星,短暂的清醒或许正是灵光闪现的前奏。重要的是培养自我觉察力,在压力与放松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