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成语解释: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不
繁体字形:恨鐵不成鋼
英文翻译:Hate iron but not steel
恨:1.仇视;怨恨:仇恨。恨之入骨。2.懊悔:悔恨。遗恨。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钢:[gāng]铁和碳的合金。以铁为主要成分,含碳一般在0.2%—1.7%之间。含硫、磷等杂质少。有良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是工业上极重要的材料。[gàng]1.把刀在布、皮、缸沿等处磨,使刀快一点儿。2.在旧刀口上加上点儿钢,重新回火锻造,使锋利。
“恨铁不成钢”这个成语,乍一听像是铁匠的抱怨,其实藏着一种复杂的期待。举个例子:老张看到儿子整天打游戏不复习,急得直叹气:“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开窍呢?”这话听起来是责备,但背后全是老张希望儿子能“成材”的焦虑。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明出于关心,话一出口却像刀子一样扎人?
其实,这种矛盾背后有个心理学逻辑——“投射性期待”。就像父母总希望孩子替自己实现未完成的梦想,领导期待新人能完美复制自己的成功路径。比如某创业公司老板对新员工说:“我当年像你这个年纪,早就独立带项目了。”这话表面是激励,实则可能让年轻人背上不必要的心理包袱。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这种心态就完全错误吗?倒也不尽然。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标准与接纳。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扶着后座的手既要保持稳定,又要懂得适时松开。我有个朋友是中学班主任,她有个妙招:每次批评学生前先夸三个具体优点。这招既传递了期望,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换个角度看,这种“恨铁”心态也可能成为进步动力。记得刚入职时,我的主管常说:“方案还能更好。”当时觉得压力山大,现在回头看才发现,正是这种高要求让我养成了精益求精的习惯。不过要警惕变成“永动机式焦虑”——永远觉得“不够好”,反而容易让人丧失信心。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越是亲密的关系里,“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越容易爆发。就像妻子数落丈夫不做家务时,真正想说的可能是“我希望咱们的家更温馨”。这时候不妨试试“三明治沟通法”:肯定+建议+鼓励,比如:“你上周主动洗碗特别棒,要是能把衣服也分类洗了,咱们家就能拿‘最佳拍档’奖啦!”
说到底,铁能不能变成钢,既要看材料本身,也要看锻造的温度和方法。与其对着生铁干着急,不如当个聪明的铁匠:该加炭时加炭,该淬火时淬火,给成长留出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锻造曲线,有时候,耐心等待比急着捶打更能成就好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