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xīn chù mù
成语解释:同“惊心骇瞩”。
成语出处:季新《红楼梦新评》:“如今批了出来,准科学的学理,以指中国家庭的种种症结,使人阅之,惊心怵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繁体字形:驚心怵目
英文翻译:thoroughly frightened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怵:害怕;恐惧:怵头。心里直犯怵。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走在街头,突然看到十字路口两车相撞。车门凹陷成麻花状,玻璃碴子飞溅到十米开外,被撞断的护栏像扭曲的麻绳耷拉在路边。这种场景任谁都会倒吸凉气,这不就是"惊心怵目"最贴切的写照吗?
有人问:为什么说这类场景让人"惊心怵目"?其实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双重冲击——视觉上的强烈刺激直接冲击神经,继而引发心理层面的震撼。就像上个月社区清理河道时,挖出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缠着死鱼,那些鼓胀的鱼肚子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看得人胃里翻江倒海。
要说现代生活中最持续的"惊心怵目",莫过于某些直播画面。记得有次点开个户外探险直播间,主播举着手机往废弃医院的停尸房走,生锈的铁床上还留着暗褐色污渍,墙角结着蜘蛛网似的霉菌。虽然隔着屏幕,那种直击天灵盖的惊悚感,比看恐怖片真实百倍。
不过话说回来,"惊心怵目"未必都是坏事。去年垃圾分类宣传周,环保组织在广场摆了面"垃圾墙",把居民一周产生的塑料瓶堆成三米高。当人们亲眼看到自己随手丢弃的200个奶茶杯能垒成小山,很多人当场掏出手机下单可降解吸管。这种震撼教育,可比发传单管用多了。
最近逛艺术展倒是有了新发现。有位先锋艺术家用废轮胎和电子元件拼出巨型污染源模型,暗红色LED灯管模拟血管状排污管,参观者穿过装置时,脚下感应器会触发刺耳的工业噪音。这种将环境问题具象化的手法,让"惊心怵目"变成了唤醒环保意识的利器。
说到底,这个成语就像面照妖镜,把那些我们刻意忽视的真相突然推到眼前。但换个角度想,正是这些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颤,才让我们在震惊过后开始思考:下次点外卖要不要少要双筷子?见人乱扔垃圾该不该上前提醒?生活里每个细微的改变,或许都始于某个惊心怵目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