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wēi dìng luàn
成语解释: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本事大
繁体字形:扶危定亂
英文翻译:deliver the country from distress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扶危定乱”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当社会陷入危机或混乱时,有人站出来解决问题、恢复秩序。比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用《出师表》中的“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就能看出他的目标——扶危局、定乱世,让百姓重获安稳生活。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历史故事里吗?当然不是!比如一家公司因管理不善濒临破产,新任CEO通过重组团队、优化流程,不仅挽救了企业,还让员工重燃信心。这种力挽狂澜的行为,就是现代版的“扶危定乱”。
为什么普通人也要理解这个词?去年台风导致我们小区断水断电,几位退休工程师主动检修电路、分发物资。邻居们都说:“平时没注意,危难时刻真有人能扶危定乱。”这说明,解决问题不一定是大人物的专利,每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人都能成为“定海神针”。
有人问:“扶危定乱需要什么条件?”我认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冷静判断形势的能力,就像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快速制定诊疗方案;二是协调资源的行动力,比如社区志愿者连夜搭建物资分发网络。这两者结合,才能把混乱转化为转机。
这个成语背后还藏着一种乐观精神。就像山火肆虐后的森林会重新发芽,每一次“扶危定乱”都在证明:危机不是终点,而是新秩序建立的起点。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救灾团队成功疏散群众,或是科学家突破技术难关时,其实都在见证这种力量的延续。
或许有人觉得“扶危定乱”离自己太遥远,但仔细想想:帮同事化解项目危机、为迷路游客指路、甚至调解朋友间的矛盾,这些小事里都藏着“稳定局部、影响整体”的智慧。社会的韧性,正是由无数个微小却坚定的行动编织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