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ò
  • wē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 ruò fú wēi

成语解释:济: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如此富贵之时,又昔修桥砌路,济弱扶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繁体字形:济弱扶危

英文翻译:Help the weak

济弱扶危的意思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成语评论

济弱扶危,字面意思就是帮助弱小、解救危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该帮忙时就搭把手”。比如社区里有人突然生病住院,邻居们轮流送饭照顾;或是山区孩子上学困难,陌生人捐款建学校——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都在诠释“济弱扶危”的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强调济弱扶危?其实答案很简单:社会就像一张网,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根线。当某个节点出现破损,整张网都可能变形。比如疫情期间,外卖小哥给独居老人送药,看起来是帮一个人,实际上缓解了医疗资源压力,也让更多人安心居家。这种互助行为,无形中织密了社会安全网。

记得去年台风过境时,我家楼下积水严重。五金店老板主动拿出沙袋分给住户,路过的大学生帮忙疏通排水口。这种自发的济弱扶危,没有组织者却高效运转。这让我想到:善意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只要有一阵风,就能四处播撒。关键不在于要做多大贡献,而是保持随时伸手的意愿。

或许有人质疑:普通人能力有限,能改变什么?其实每个微小的善意都在叠加力量。就像手机里的“走路捐步数”功能,单日数据看似不起眼,但千万人参与就能为公益项目筹集可观资金。济弱扶危不需要惊天动地,给迷路人指个方向、帮孕妇提重物,都是平凡却温暖的实践。

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容易陷入“各扫门前雪”的状态。但观察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年轻人扶老人过马路,商家为环卫工提供免费热水。这些场景提醒我们:人性中的互助基因从未消失。当越来越多人把济弱扶危当成生活习惯,社会的整体温度自然会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