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wēi chí diān
成语解释: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成语出处: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人本事大
繁体字形:扶危持顛
英文翻译:Help the crisis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持: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颠:1.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山颠。塔颠。2.颠簸:路不平,车颠得厉害。3.跌落;倒下来:颠覆。颠扑不破。4.跳起来跑;跑:连跑带颠。跑跑颠颠。5.同“癫”。
“扶危持颠”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在别人遇到危险或陷入困境时伸出援手,帮助对方稳住局面。比如,朋友突然失业,你主动帮他推荐工作机会;或者邻居家老人突发疾病,你第一时间帮忙联系救护车,这些行为都可以称为“扶危持颠”。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帮忙有什么区别?关键在“危”和“颠”这两个字。这个成语更强调在危急、混乱的时刻提供关键支持。比如疫情期间,许多志愿者冒着风险给隔离居民送物资,这种行动不仅是帮忙,更是用行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就是典型的“扶危持颠”。
再举个职场中的例子:公司项目因为技术故障面临崩盘,团队里经验最丰富的工程师主动加班排查问题,最终挽救了整个项目。这种在团队摇摇欲坠时站出来扛住压力的行为,既体现了个人责任感,也符合“扶危持颠”的内涵。
为什么要重视这种精神?生活中难免遇到突发危机,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有人能在关键时刻“撑住场子”。比如去年河南暴雨时,无数陌生人自发组成救援队,用皮划艇转移被困群众——这些普通人用实际行动证明,扶危持颠不仅是美德,更是社会韧性的重要来源。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时代让“扶危持颠”有了新形式。比如程序员开发救灾信息共享平台,博主通过直播传递灾区实况,这些用专业技能化解危机的方式,同样是这个成语的现代诠释。它提醒我们:帮助他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找准自己的优势点同样能创造价值。
下次看到需要帮助的场景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无论是扶起摔倒的老人,还是为陷入焦虑的朋友提供情绪支持,每个微小的善意都在让世界少一分“危”,多一分“稳”。毕竟,生活就像走钢丝,谁都需要偶尔被扶一把才能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