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ēi
  • kù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ú wēi jì kùn

成语解释: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扶危濟困

英文翻译:rescue the desperately poor and help those who were in difficulty

扶危济困的意思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困:1.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为病所困。想当年当(dàng)无可当,卖无可卖,真把我给困住了。2.控制在一定范围里;围困:困守。把敌人困在山沟里。3.困难:困苦。困厄。4.疲乏:困乏。困顿。5.疲乏想睡:你困了就先睡。6.睡:困觉。天不早了,快点困吧。

成语评论

扶危济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帮人一把”。比如,去年台风过后,村里老张家房子被吹塌了,邻居们二话不说,扛着工具就去帮忙修屋顶。这时候有人问:“扶危济困到底图个啥?”其实答案很简单:谁都有难的时候,今天你帮别人,明天别人就可能拉你一把。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小区里有个独居老人,平时买菜不方便,楼上的小李每周主动帮她带三次菜。有人嘀咕:“这不算大事吧?”但正是这些小事,让“扶危济困”变得实实在在。我总觉得,真正的善意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关键是在别人需要时能搭把手。

很多人以为扶危济困得有钱才行,其实不然。疫情期间,有个外卖小哥发现客户是居家隔离的孕妇,主动多跑两公里帮她买药。这种“举手之劳”式的帮助,反而更显珍贵。这里藏着个问题:“普通人怎么参与?”答案就在身边:关注周围人的实际需求,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出力。

有意思的是,现代社会的“扶危济困”有了新形式。比如程序员开发救灾信息平台,网红直播帮滞销果农卖货。这让我想到,善意的传递方式会变,但内核始终是那份“见不得别人受苦”的共情心。这种精神就像接力赛,每个人都能成为其中一棒。

最后说个真实故事。去年冬天,有个早餐店老板发现环卫工总在店外啃冷馒头,就在门口贴了张告示:“穿工作服进店,免费喝热粥”。当被问为什么这么做时,他挠头笑:“谁还没个不容易的时候?”这句话或许就是“扶危济困”最好的注脚——它不是高尚者的专利,而是平凡人的本能选择。

扶危济困的造句

  1. 造句 扶危济困,是良好的社会风气。
  2. 造句 自学校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扶危济困活动以来,已有一百二十多名山区孩子和我们学校结成了帮扶对子。
  3. 造句 他不但见义勇为,而且还扶危济困。
  4. 造句 他靠养兔致富后,常常扶危济困。
  5. 造句 古典小说常描写英雄人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6. 造句 照亮黑暗,是诚信;容纳百川,是爱心;扶危济困,是善念;绿化荒漠,是道德;洗涤心灵,是孝慈;破除迷信,是科学;营造和谐,是文明。
  7. 造句 崇尚学习,养成习惯。敬业精业,乐于奉献。扶危济困,积德向善。保护生态,共享低碳。恪守诚信,做人风范。勤勉上进,不留遗憾。文明和谐,幸福烂漫。
  8. 造句 谦恭礼让,民族团结,和谐歌飞五湖四海;尚德守义,扶危济困,文明花开千秋万代!
  9. 造句 守卫疆土,担当新时期的钢铁长城。扶危济困,化身和平年代的救急先锋。是人民的卫士,更是我们亲爱的姐妹弟兄。八一建军节到了,祝福你们,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10. 造句 修身律己,爱心一颗;敬老护幼,慈孝十分;纯朴厚道,善举百种;诚信守诺,美德千年;扶危济困,惠及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