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ǐ lù bù tōng
成语解释:指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
成语出处:周作人《我的复古的经验》:“但也因此得到一个极大的利益,便是‘此路不通’的一个教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分句;指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
繁体字形:此路不通
英文翻译:Dead End
此:1.这;这个(跟“彼”相对):此人。此时。由此及彼。此呼彼应。2.表示此时或此地:就此告别。谈话就此结束。从此病有起色。由此往西。3.这样:长此以往。当时听劝,何至于此。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哎哟喂,咱们今儿就唠唠“此路不通”这成语到底咋用!举个栗子啊,小明想抄近道去学校,结果半路发现修路围挡上贴着四个大字——“此路不通”,他只能挠挠头原路返回。你别说,这场景简直把成语的直白劲儿体现得明明白白。
这时候可能有老铁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在具体堵路上吗?”嘿您猜怎么着?前两天我同事想用老办法解决新项目问题,老板直接来了句:“此路不通,咱们得换个思路”。瞅瞅,这话套在职场里照样好使,说明啊这成语早就冲出马路圈,变成解决问题的通用暗号啦!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有意思的就是它自带转折属性。好比说前些天刷到个新闻,有科研团队实验失败99次,第100次突然灵光乍现。您品品,这不就是“此路不通”后面跟着的“柳暗花明”吗?所以啊朋友们,遇着死胡同千万别急着跺脚,保不齐旁边就有条彩虹小道呢!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玩梗都爱用这成语。我表弟上次游戏卡关,在直播间大喊“此路不通,兄弟们快给我支个招”,弹幕唰唰飞攻略。您瞧,连虚拟世界都用得这么溜,老祖宗的智慧果然是跨次元的存在。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用这成语千万别死板。上个月见着个广告牌写着“此路不通?试试我们的导航APP”,嚯,这商业鬼才直接把负面词变成营销话术了。所以说啊,语言这玩意儿就像橡皮泥,关键看咱们怎么捏出花样来。保持住那股子“山不转水转”的劲儿,啥坎儿过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