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tūn yǔ zhòu
成语解释:犹气吞山河。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气势
繁体字形:氣吞宇宙
英文翻译:Breath engulfs the universe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宇:1.房檐,泛指房屋:屋宇。栋宇。2.上下四方,所有的空间;世界:宇宙。宇内。寰宇。3.地层系统分类单位的第一级,分为太古宇、元古宇和显生宇,宇以下为界。跟宇相应的地质年代分期叫做宙。4.风度;气质:眉宇。神宇。器宇。5.姓。
宙:1.指古往今来的时间。见〖宇宙〗。2.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宙以下为代。跟宙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宇。3.姓。
“气吞宇宙”这个词,乍一听像是从科幻小说里蹦出来的,其实它是个实实在在的成语。举个例子:当登山队站在珠峰大本营仰视顶峰时,队长指着云雾中的山巅说:“咱们这次,就要拿出气吞宇宙的劲儿!”这里的“气吞宇宙”不单指征服高山,更凸显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无畏气魄。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夸张的成语,日常生活里真用得上吗?”其实关键在于理解它的核心——突破局限的格局意识。比如创业者对着产品原型说:“别看现在只是个模型,我的目标是气吞宇宙的市场覆盖。”这种表达并非狂妄,而是用夸张手法传递战略野心。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在团队协作中也有妙用。某科技公司遭遇技术瓶颈时,CTO在动员会上说:“别被眼前困难框住,我们要用气吞宇宙的思维重新定义问题。”这句话巧妙将注意力从“解决问题”转移到“重构问题”,展现了成语的灵活运用场景。
个人认为,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气吞宇宙”的思维弹性。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时,我们打破常规场地限制,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宴会厅秒变星际空间。新娘后来感叹:“你们真是把气吞宇宙的设想落到了请柬上!”这说明,所谓“吞宇宙”不一定非要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才是精髓。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气势磅礴的成语时,语境把控至关重要。就像画家不会在所有作品里都用浓墨重彩,语言表达也需要张弛有度。比如在安慰考试失利的晚辈时,说“要有气吞宇宙的胸襟”就比“下次必须考第一”更鼓舞人心——前者强调格局,后者徒增压力。
语言学家发现,这类成语的复苏反映了社会心态的变化。当越来越多人用“气吞宇宙”形容自家阳台种菜计划时,本质上是在琐碎日常中寻找诗意栖居的可能。这种将宏大叙事融入生活细节的表达方式,或许正是古老成语焕发新生的密码。
下次遇到需要打破思维边界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词。就像用广角镜头拍摄集体照,看似夸张的视角反而能捕捉到更多笑容。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保有几分“气吞宇宙”的豪情,或许正是应对变化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