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ūn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ì tūn hú hǎi

成语解释:犹气吞山河。

成语出处:清·查慎行《送田间先生归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诗:“气吞湖海豪犹昔,老阅沧桑骨已仙。”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气势雄伟

繁体字形:氣吞湖海

英文翻译:To swallow the lake and the sea

气吞湖海的意思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吞: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湖:1.湖泊,四周为陆地的广阔水域:洞庭湖。昆明湖。2.指湖南、湖北:湖广。3.指浙江湖州:湖笔。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气吞湖海”这个成语,听起来就像一幅壮阔的山水画——人往那儿一站,仿佛能把江河湖海的气势都装进胸膛。它说的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吞水”,而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展现出的魄力与格局。比如你看到一位创业者站在台上,用坚定的语气说:“我们要用三年时间覆盖全国市场。”台下的人可能心里一咯噔:“好大的胃口!”这种敢想敢做的姿态,可不就是“气吞湖海”的鲜活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夸人吗?”其实不然。某次参加城市规划展,看到沙盘上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网络,导览员指着延伸向邻省的线路说:“这条城际快线将串联六个城市群。”当时我脑海里立刻蹦出这四个字。气吞湖海不仅适用于个人抱负,更能形容集体智慧凝结出的宏大蓝图。

若把这个成语掰开来看,“气”是精气神,“吞”是行动力,“湖海”则是目标尺度。记得小区里组织垃圾分类时,那位头发花白的志愿者阿姨挨家挨户讲解分类细则,她说:“咱们这片八千户人家,要是每天减少一公斤错放垃圾……”虽然事情不大,但那份要把整片社区变更好的心气儿,同样透着湖海般的胸怀。

有人疑惑:“气势太大会不会显得浮夸?”这让我想起去年参观的航天基地。工程师指着正在组装的卫星说:“这颗卫星要监测半个地球的碳排放。”语气平静得像在说“明天有雨”。真正的气吞湖海,往往藏在专业积累里,而不是表面张扬。就像深海看似平静,内里却蕴藏着巨大能量。

最近在公园常遇见晨练的老先生,他总爱在打太极收势时说:“这口气要沉到脚底,想象自己站在泰山顶上。”这话莫名契合主题——气吞湖海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内在定力与外在视野的结合。当我们在各自领域深耕时,若能保持这份既踏实又开阔的心态,或许就能在不经意间,让平凡的日子泛起波澜壮阔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