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n
  • liú
  • zhì
  • zhǒ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àn liú zhì zhǒng

成语解释: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繁体字形:汗流至踵

英文翻译:Sweat to the heel

汗流至踵的意思

汗:[hàn]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hán]可汗(kèhán)的简称。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至:1.到:至今。自始至终。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极;最:至为感谢。你要早来,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

踵:1.脚后跟:接踵而至。2.在后面跟着;追随:踵其后。3.到:踵门相告。

成语评论

汗流至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到底啥意思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见过建筑工人在烈日下搬砖吗?他们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汗珠顺着裤腿滑到脚后跟,这时候就能用“汗流至踵”来形容这种极度辛劳的状态。不过要注意,这个词不单指身体流汗,更多是强调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用空调办公室了,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换个场景就明白了。比如程序员连续三天熬夜调试代码,眼睛酸得睁不开还在坚持,这时候“汗流至踵”形容的就是这种精神层面的全力以赴。关键不在于流汗的形式,而是那种拼尽全力的状态。

这个成语和“汗流浃背”有啥区别?试着代入具体情境就懂了。你在健身房跑步半小时满头大汗,这叫“汗流浃背”;但如果是消防员在火场连续救援八小时,连防护靴里都积了汗水,这时候用“汗流至踵”更贴切。前者侧重即时状态,后者强调持久性和强度。

我有个观察:现代社会常把“轻松成功”当卖点,反而让“汗流至踵”的精神显得不合时宜。但你看那些真正做出成绩的人,哪个不是在某段时间里“汗流至踵”过?就像种竹子,前四年只能长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长30厘米——前四年的积累就是竹子的“汗流至踵”阶段。

再举个反例:备考时突击三天熬夜刷题,虽然也辛苦,但算不算“汗流至踵”?我觉得不算。这个成语更强调持续性的付出,就像农民春种秋收要经历整个生长周期。突击努力像放烟花,瞬间耀眼但难持久;真正的“汗流至踵”应该像烧开水,持续加温直到沸腾。

说到底,“汗流至踵”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提醒我们:想要获得超越常人的成果,就要做好承受超越常人辛苦的准备。不过千万别误解为必须苦大仇深,就像马拉松选手虽然汗流浃背,但脸上可能带着享受的表情。关键在于你为之奋斗的事物,是否值得流汗到脚后跟。

下次看到有人真正践行着“汗流至踵”的精神时,不妨递瓶水或者说句鼓励的话。毕竟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愿意为某个目标持续付出的人,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树——既在扎根时默默流汗,终将在时光里站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