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ì
  • chéng
  • j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ì bù chéng jūn

成语解释: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军事等

繁体字形:潰不成軍

英文翻译:be utterly routed

溃不成军的意思

溃:[kuì]1.(大水)冲破(堤坝)。也引申为突破:溃决。溃围(突破包围)。2.被打垮:溃退。溃不成军。3.腐烂:溃烂。溃疡。[huì]疮溃烂:溃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军:1.军队:我军。陆军。解放军。参军。裁军。生产大军。劳动后备军。2.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第一军。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军。3.(Jūn)姓。

成语评论

溃不成军”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画面感,但具体该怎么用呢?比如一场足球比赛,原本信心满满的主队被对手连进五球,场上球员垂头丧气、毫无配合,这时候解说员可能会说:“主队现在完全溃不成军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溃不成军”而不是“输得很惨”?其实区别在于状态——这个词不仅描述失败的结果,更强调过程中团队协作的彻底崩盘。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如果核心成员突然集体离职,项目进度全面停滞,这时候用“团队溃不成军”就能精准传达这种系统性瓦解的状态。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原本专指军队溃败,但现在用在职场、学习小组甚至家庭旅行中也毫无违和感。想象一个班级春游时突遇暴雨,孩子们乱作一团:有人弄丢书包,有人哭着找妈妈,带队老师满头大汗地喊:“大家别慌!咱们可不能溃不成军啊!”这种反差反而让成语变得生动起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人们偏爱用军事术语形容日常挫折?或许因为生活中很多挑战确实像战场——当计划被打乱、成员失去信心时,那种“兵败如山倒”的无力感确实需要强有力的词汇来表达。不过在我看来,提前建立应急预案、培养团队韧性,或许能让我们少经历几次“溃不成军”的窘境。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年轻人聊天时会给这个成语加新玩法。比如游戏直播里主播操作失误导致团灭,弹幕飘过“这波直接溃不成军”,既吐槽了战况又带着调侃意味。语言的生命力正在于这种与时俱进的创造力,不是吗?

溃不成军的造句

  1. 造句 他是一个溃不成军的人。
  2. 造句 心里再怎么溃不成军。也不能被人发现。
  3. 造句 敌人被我们打得溃不成军。
  4. 造句 就算遍体鳞伤溃不成军我也要试下看我们缘分的深浅。
  5. 造句 两军对垒后,敌军被打得抱头鼠窜,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6. 造句 敌人溃不成军,四处奔窜。
  7. 造句 局长对侦察员们说:“溃不成军,我们要警惕敌人狗急跳墙。”。
  8. 造句 我军的炮火锐不可当,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溃不成军。
  9. 造句 这场球赛,我队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打得对手溃不成军。
  10. 造句 敌军遭遇我军埋伏,被打得抱头鼠窜,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