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ǒu mǎ shēng sè
成语解释: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低级生活方式
繁体字形:狗馬聲色
英文翻译:A dog's voice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提到“狗马声色”,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其实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沉迷于享乐而荒废正业的状态,比如有人整天遛狗、赛马、听音乐、看演出,把正经事全抛在脑后。举个例子:小张自从继承家业后,整日沉迷狗马声色,公司账目三个月都没核对过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娱乐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过度”二字。周末和朋友看场演唱会叫放松生活,但若把积蓄全砸在追星、买限量版游戏机上,甚至借钱消费,这就成了狗马声色的典型表现。就像去年某网红为给偶像打榜,刷爆十张信用卡,最终被列入失信名单。
这个成语其实藏着古人的智慧。在农业社会,养名贵犬种、置办马车都是财富象征,歌舞宴饮更是贵族特权。但为什么说它危险?明代富商胡雪岩的故事就是例证——他在鼎盛时期建跑马场、养西洋犬,夜夜笙歌,结果短短三年就败光家业。过度享受就像甜味剂,适量调味,过量伤身。
现代生活中,狗马声色的形式早已更新换代。有人沉迷直播间打赏,有人痴迷收集潮牌球鞋,甚至有人为游戏装备一掷千金。上周遇到个00后实习生,月薪五千却分期买上万元的虚拟游戏皮肤,这就是新时代的“声色”陷阱。但换个角度看,适度追求爱好本是人之常情,关键要守住“不影响正常生活”这条底线。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审视生活重心。就像吃火锅时要控制辣度,享受生活也需要掌握火候。见过不少朋友在工作和爱好间找到了平衡点:程序员下班后经营宠物博主账号,会计周末组织骑行俱乐部。真正的智慧,或许是把“狗马声色”转化为生活的调味剂,而非主菜。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身边有没有把爱好变成事业的正面例子?其实很多创新都源于对某件事的热爱,只是需要把握好投入的尺度。下次看到有人全身心投入某个领域时,不妨先观察:这是健康的专注,还是危险的沉迷?答案往往藏在时间分配与责任担当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