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ú mǎ shēng sè
成语解释: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成语出处: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 诸王总论》:“宋诸王咸以文雅自饬,工笔札,喜《诗》《书》,不专溺于裘马声色之间,盖其风流自上被之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裘馬聲色
英文翻译:The voice and color of Qiu Ma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裘马声色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代贵族的"顶配生活"——穿着华贵皮草,骑着高头大马,听着丝竹雅乐,看着歌舞表演。不过咱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更多是用来形容那些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人。
比如在职场中,小王刚升职就换了辆百万豪车,每天在朋友圈晒名表派对,同事们私下议论:"他现在真是裘马声色,完全不像以前那个踏实工作的小伙子了。"这个例子生动展示了当物质享受盖过个人成长时带来的形象转变。
有人可能会问:追求生活品质有错吗?其实成语本身不带褒贬,关键在于"度"。就像吃火锅,偶尔加辣是享受,天天重辣就会伤胃。宋代文人苏东坡在杭州当官时也爱游湖品茶,但他同时修苏堤、写诗词,把物质享受转化成了精神财富。
我观察到现代年轻人有个有趣现象:他们既想要最新款手机,也愿意为知识付费;既享受网红餐厅打卡,也会定期做义工。这种"清醒式享受"或许正在改写裘马声色的现代定义——物质不再是炫耀资本,而是生活体验的组成部分。
有个反常识的发现:过度追求裘马声色反而会降低幸福感。心理学中的"享乐适应"理论指出,新买的名牌包带来的快乐通常不超过三个月。倒是那些把钱花在旅行、学习等体验消费上的人,往往能获得更持久的满足感。
下次看到有人沉迷奢华生活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像弹古琴,既要拨动物质享受的琴弦,也要让精神世界的余韵在心间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