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sǐ róng rǔ
成语解释:生存与死亡,荣耀和耻辱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处世观
繁体字形:生死榮辱
英文翻译:Honor and disgrace of life and death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荣:1.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本固枝荣。2.兴盛:繁荣。3.光荣(跟“辱”相对):荣誉。荣耀。虚荣。荣获冠军。4.姓。
辱:1.耻辱(跟“荣”相对):羞辱。屈辱。奇耻大辱。2.使受耻辱;侮辱:折辱。辱骂。丧权辱国。3.玷辱:辱没。辱命。4.谦辞,表示承蒙:辱临。辱承指教。
什么是生死荣辱?它听起来像古人挂在嘴边的训诫,但放到今天还能触动人心吗?举个例子,“舍生取义”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为了道义宁可牺牲生命。比如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明知危险却选择逆行,这种选择背后就是“生死”与“荣辱”的碰撞。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人真的会为“荣辱”赌上性命吗?其实换个角度看,运动员带伤参赛、医生坚守抗疫一线,这些行为同样在用行动诠释“荣辱重于泰山”。就像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说,有些东西的价值确实超越了生命本身。
有趣的是,生死荣辱的选择往往与时代背景相关。战国时期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哪怕毁容吞炭也要刺杀赵襄子,这是典型的“士为知己者死”。而今天的职场人面对不公正待遇时选择辞职抗议,本质上也是用职业生命维护个人尊严。
我在观察这些案例时发现,生死荣辱的核心矛盾在于价值观排序。当一个人把尊严、责任或信念置于生存需求之上时,就会产生超越生物本能的勇气。就像成语“忍辱负重”所描述的,有人为了更大目标选择暂时承受屈辱,这种智慧同样值得敬佩。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生死荣辱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更像人生路上的动态天平。抗疫期间既有“临危受命”的逆行者,也有“韬光养晦”的居家者,不同选择背后都是对生命与尊严的独特诠释。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既不盲目逞强,也不苟且偷生。
下次遇到需要抉择的时刻,不妨问问自己:十年后回看这个决定,我会为当时的坚持感到骄傲吗?这个问题或许能帮我们穿透迷雾,看清内心真正在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