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 nàn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节
繁体字形:臨難不苟
英文翻译:Be careful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苟:1.姑且;暂且:苟安。2.草率;随便:一丝不苟。3.文言连词。如果;假使:苟不教,性乃迁。4.姓
“临难不苟”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面对危险或困境时,不随便妥协,坚守原则。比如一位医生在疫情中冒着感染风险坚持救治患者,明知危险却不退缩,这就是典型的“临难不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种品质值得被赞扬?”答案其实藏在人性深处。当大多数人选择趋利避害时,那些敢于逆流而上的人,往往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比如宋代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依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生命诠释了气节的价值。
现代社会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想象一个普通职员发现公司财务造假,尽管可能丢掉工作,仍然选择举报。这种看似“吃亏”的行为,实际上维护了整个行业的公平性。就像暴雨中的一棵树,虽然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但深扎的根系始终保护着脚下的土地。
有趣的是,临难不苟并不等于盲目逞强。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既敢于在朝堂上怒斥秦王,又懂得及时带着玉璧全身而退。这说明真正的坚守需要智慧相伴,就像登山者既要有挑战高峰的勇气,也要学会避开雪崩的危险区。
有个细节常被忽视:临难不苟的“难”,未必都是生死大事。学生拒绝考试作弊,程序员不写漏洞代码,这些日常中的微小坚持,同样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就像河床里的鹅卵石,虽然单个不起眼,但千万颗聚在一起就能改变水流的方向。
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选择时,不妨记住:每个坚守底线的决定,都在为内心建造一座灯塔。这座灯塔可能不会立刻改变环境,但它的光芒会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或许这就是成语传承千年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