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ī fà yáng kuáng
成语解释: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发详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被發詳狂
英文翻译:Be sent to see crazy
被:[bèi]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2.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遭遇,遭受:被灾。被难(nàn)。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pī]古同“披”,覆盖。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详:[xiáng]1.细密,完备,与“略”相对:详细。详略。详情。详谈。周详。详实(详细而确实。亦作“翔实”)。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2.清楚地知道:内容不详。3.说明,细说:内详。4.审慎:详平(审理案件审慎公平)。详刑(断案用刑谨慎)。5.旧时的一种公文,下级官员对上级的报告:上详。详文。[yáng]古同“佯”,假装。
狂:1.精神失常;疯狂:发狂。丧心病狂。2.猛烈;声势大:狂风。狂奔。3.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狂喜。狂欢。4.狂妄:狂言。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狂。
“被发佯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绘的是古人一种特殊的生存智慧。比如春秋时期的箕子,看到商纣王残暴无道,索性披散头发、装疯卖傻,既保全性命又坚守了原则。这种“演技”背后,藏着乱世中明哲保身的无奈与机敏。
有人可能会问:装疯卖傻算什么智慧?其实这就像现代职场中,有人面对办公室政治时装作听不懂潜台词,刻意保持“钝感”。这种策略既能避免卷入是非,又给自己留出观察局势的余裕。就像程序员面对产品经理频繁改需求时,故意用专业术语解释技术难度,让对方知难而退。
我在博物馆见过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题款写着“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这位才子当年正是通过佯狂避祸,把满腔愤懑化作纸上淋漓墨色。这种把苦难转化为艺术创造力的智慧,至今仍在启发着遇到瓶颈的创作者们。
需要注意什么?过度使用这类策略可能适得其反。就像小区里总爱“装糊涂”逃避责任的邻居,起初大家觉得他憨厚,时间久了反而失去信任。战国孙膑靠吃猪粪骗过庞涓固然精彩,但放在现代社交中,真诚依然是建立关系的基石。
观察当代社会,年轻人面对内卷压力时,流行起“摆烂文学”和“发疯文学”。这种用夸张言行宣泄情绪的方式,某种程度上正是古老智慧的变体。当现实困境难以突破时,暂时戴上幽默的面具,未尝不是给自己争取喘息空间的心理策略。
下次遇到进退两难的局面,或许可以想想:此刻需要的是正面突破,还是战略性“佯狂”?这种思考本身,就是对复杂情境的清醒认知。毕竟生存的艺术,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