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ān
  • ch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成语解释:及:到。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同鞭长莫及

繁体字形:鞭長不及馬腹

英文翻译:The whip is not as long as the horse's belly

鞭长不及马腹的意思

鞭:1.鞭子:扬鞭。快马加鞭。2.古代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钢鞭。竹节鞭。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竹鞭。4.供食用或药用的某些雄兽的阴茎:鹿鞭。牛鞭。5.成串的小爆竹,放起来响声连续不断:一挂鞭。放鞭。6.鞭打:鞭马。掘墓鞭尸。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及:1.达到:波及。普及。及格。目力所及。由表及里。将及十载。2.赶上:及时。及早。望尘莫及。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成语评论

哎哟,这“鞭长不及马腹”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名对吧?其实它是个正儿八经的成语,字面意思是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说白了就是“够不着、管不到”。比如隔壁老王总想插手海外分公司的业务,结果发现时差和语言障碍搞得他两眼一抹黑——这不就是典型的鞭长不及马腹嘛!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和‘力不从心’有啥区别啊?”问得好!前者强调客观条件限制(比如距离、权限),后者更侧重主观能力不足。比如你让数学老师教量子物理,他可能会说“这题我真不会”;但要是让他隔着网线教非洲学生打算盘,那就是鞭长不及马腹了。

要说实际应用,职场上可太常见了。上周我们部门接了个跨国项目,市场部的小张非要远程指挥现场搭建,结果设备型号都搞错了。主管老李当场来了句:“你这叫拿着鸡毛当令箭,鞭子挥得再欢也够不着马肚子啊!”你品品,这话既点出了问题,还自带幽默效果。

不过依我看啊,这成语可不只是批评人的工具。比如朋友找你帮忙抢周杰伦演唱会门票,结果你发现售票平台崩了,这时候说句“兄弟,这回真是鞭长不及马腹了”,既表达了无奈,又避免了尴尬。这不比硬着头皮瞎承诺强多了?

话说回来,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古代“够不着”的事都成了可能。视频会议、远程医疗,这不就是给“鞭子”装上了GPS嘛!但关键还得看“甩鞭子的人”有没有真本事。就像我二叔开了个网红餐厅搞连锁,结果三个月亏了五十万——技术能缩短距离,可管理能力跟不上照样白搭。

最后提个醒,遇到鞭长不及的情况别硬刚。就像我健身那会儿,非要去举200公斤的杠铃,教练直接怼我:“你这小身板还想够马肚子?先把哑铃玩明白吧!”你看,认清边界有时候比盲目努力更重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