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qiū
  • zhī
  • q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qiū zhī qíng

成语解释: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不忘本

繁体字形:首丘之情

英文翻译:The first love

首丘之情的意思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丘:1.土堆;小山:小丘。2.坟墓:丘垄。3.用砖石将灵柩封闭起来。也指这样的坟墓。4.量词。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一丘田。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成语评论

首丘之情”这个成语源自《礼记》,讲的是狐狸临死时会将头朝向自己出生的山丘。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比如有人在外打拼多年,偶然听到家乡的方言,突然眼眶湿润——这就是“首丘之情”最真实的写照。

有人问:为什么离开家乡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情感?其实这和人类的归属感需求有关。就像候鸟迁徙时依赖磁场导航,人对出生地的记忆如同刻在基因里的坐标。心理学研究显示,熟悉的环境能激活大脑的杏仁核,产生安全感。这种本能反应,正是“首丘之情”的底层逻辑。

我曾见过一位华侨老人,他坚持每年清明越洋寄回一包故乡的泥土。这种行为看似难以理解,实则暗合成语的深意。泥土里承载的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童年记忆与情感联结。这种牵挂不会因距离衰减,反而像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显醇厚。

现代社会中,这种情感有了新形态。有位程序员朋友在硅谷工作,却坚持每周和老家父母视频时用方言聊天。他说:“英语可以说得流利,但只有乡音能触到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这让我想到,科技能缩短物理距离,却替代不了文化根脉带来的精神慰藉。

值得注意的是,“首丘之情”并非固守不变的情结。就像成语里的狐狸虽然眷恋故丘,但生前仍会外出觅食闯荡。这提醒我们:眷恋故土与探索世界本不矛盾。真正重要的,是带着这份情感赋予的力量前行,而非被其束缚脚步。毕竟,走得再远的人,心里总需要有个能安放回忆的温暖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