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 ròu xiāng qīn
成语解释: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轻重》:“兄弟相戚,骨肉相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至亲等
繁体字形:骨肉相亲
英文翻译:Flesh and blood dating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骨肉相亲”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骨头和肉相互依存”,常用来比喻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比如,老张常年在外打工,但每年春节一定会回家,他说:“再忙也得见见父母,骨肉相亲是天性,哪能断了这份牵挂?”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亲情超越距离的天然纽带。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骨肉相亲如此重要?其实答案藏在我们的基因里。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家族互助是生存本能。就像小芳的弟弟生病时,她毫不犹豫请假陪护:“外人照顾得再好,也不如亲姐姐知冷知热。”这种无需解释的默契,正是血缘关系赋予的特殊力量。
不过现代社会中,这种传统观念正面临挑战。我邻居家的孩子留学后定居国外,视频通话成了主要联系方式。老太太常说:“屏幕里的笑脸再清楚,也比不上伸手就能摸到的温度。”这让我思考:科技能否真正替代面对面的亲情互动?或许骨肉相亲更需要实体的温暖作为载体。
有趣的是,这个词也适用于非血缘的深厚情谊。退伍军人老李提到战友时总说:“战场上救过命的交情,跟骨肉相亲没两样。”这说明情感浓度达到某种程度时,人与人之间也能建立类似亲情的羁绊,但核心始终是彼此毫无保留的付出。
观察身边会发现,骨肉相亲在不同代际间呈现差异。年轻人更看重精神共鸣,像表妹拒绝父母安排工作时说:“亲情不是道德绑架的绳索。”而长辈往往将物质支持视为爱的表达。这种认知差异提醒我们:理解与沟通才是维系亲情的关键桥梁。
最后想说的是,与其纠结成语的字面含义,不如把握其精神内核。无论是血缘至亲还是知己挚友,真诚的关怀与包容才是关系的基石。就像春天种下的树苗需要持续浇灌,任何亲密关系都离不开用心经营,这才是“骨肉相亲”在现代社会最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