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cái
  • shuò
  • xu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cái shuò xué

成语解释:学:学问。才能高超,学问广博

成语出处:唐·李纲《谏高祖不伶人为近侍疏》:“方今新定天下,开太平之业,起义功臣,行赏未遍;高才硕学,犹滞草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

繁体字形:高才碩壆

英文翻译:Outstanding talents and great learning

高才硕学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硕:[shuò]1.〔硕士〕学位名,高于“学士”。2.大:硕老。硕材。硕学(博学,亦指博学的人)。硕壮。硕果累累(喻巨大的成绩)。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shí]古同“”,形容坚固。

学: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成语评论

高才硕学”这个词,乍一听像在夸人学问深、本事大,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张教授不仅是物理学领域的权威,还精通三门外语,堪称高才硕学。”这里既点出了他的专业能力,又强调了知识面的广度,比单纯说“聪明”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高才硕学和“学富五车”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才能+学识”的双重优势。比如一位医生既能做高难度手术,又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这就是典型的高才硕学;而“学富五车”更侧重知识储备量,比如熟读古籍的文献学家。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认识一位社区工程师老王,他既能设计排水系统,又能用编程模拟洪涝风险。“别看他整天穿工装裤,人家可是高才硕学的实践派。”这种跨界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特别吃香,比单一技能者更容易突破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高才硕学≠全知全能。就像智能手机功能再多,核心芯片才是关键。真正的高才硕学者往往在主干领域做到极致,再向外围知识延伸。比如数学家张益唐钻研数论二十年后,才开始涉猎计算机辅助证明,这种“先深挖再拓展”的路径或许更可持续。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代社会对“高才硕学”的需求正在变化。二十年前可能更看重专业深度,如今则青睐“T型人才”——既有垂直领域的硬功夫,又有跨学科思维。就像会写代码的金融分析师,或者懂心理学的产品经理,这种复合型竞争力正在重塑职场规则。

最后留个思考:当我们称赞某人高才硕学时,是否也在暗示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毕竟在这个知识迭代飞快的时代,昨天的硕学可能成为今天的常识。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或许才是让这个词不过时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