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ǐng
  • ér
  • s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ǐng zú ér sān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成语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三分天下

繁体字形:鼎足而三

英文翻译: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鼎足而三的意思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鼎足而三”这个成语,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是“三个东西撑起一个局面”。但具体咋用呢?咱先举个栗子吧!比如《三国演义》里,魏蜀吴三股势力互相制衡,这不就是典型的“鼎足而三”吗?说白了,少了哪一方,整个局势都得崩。

等等,为啥非得是“三”呢?这里头有个核心问题:三足鼎立的本质是啥?其实啊,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平衡——三个力量既独立又关联,互相牵制才能维持整体稳定。就像现在互联网行业的BAT三巨头(百度、阿里、腾讯),各自占山为王,但谁也没法一口吞掉对方,这不就是现代版“鼎足而三”嘛!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结构真能长久吗?就拿家庭关系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夫妻俩吵架,婆婆当和事佬,这时候婆婆、丈夫、妻子就形成了微妙的三方关系。要是婆婆突然不掺和了,两口子要么冷战升级,要么直接闹掰。所以你看,关键不在于“数量”,而是每个角色都得找准自己的位置。

个人觉得啊,“鼎足而三”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灵活性。比如咱小区门口的奶茶店、咖啡店和甜品铺,三家虽然竞争,但反而带旺了整个街区的客流量。这种共生关系可比单打独斗聪明多了,对吧?所以说啊,有时候竞争未必是坏事,关键要看怎么把对手变成队友。

最后提一嘴,虽然三足鼎立的结构很经典,但现实世界可比成语复杂多了。就像现在的直播带货行业,头部主播、平台方、品牌方的关系天天在变。这时候就要学学诸葛亮了——既要守得住自己的地盘,也得随时准备调整策略。毕竟啊,这年头连鼎的腿都可能装上滑轮呢!

鼎足而三的造句

  1. 造句 计算已经和实验与理论鼎足而三,成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模式.
  2. 造句 薛宝钗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三的重要人物,也是红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复杂人物。
  3. 造句 因此,临摹教学与实物写生、画史画论研读鼎足而三,是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津梁。
  4. 造句 三宗之一,和茅山、龙虎宗鼎足而三了。
  5. 造句 你想合并五岳剑派,要与少林、武当鼎足而三,才高志大,也算了不起。
  6. 造句 而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古龙,才是古龙别于金梁,鼎足而三的真正原因!三、梦幻型。
  7. 造句 尤其需要提醒您的是,2010年年内,潍坊的法官索贿丢过丑,潍坊有过杀童事件轰传全国,加上强拆流血的事情,适可鼎足而三,与有耻焉。
  8. 造句 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
  9. 造句 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10. 造句 唐门数百年积蓄的底蕴多么的深厚哦,加之唐光年确也是个人才,二十年间唐门声威大振,在蜀中与峨嵋,青城成鼎足而三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