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ūn
  • xié
  • d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ūn zǐ xié dìng

成语解释: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君子協定

英文翻译:a gentleman 's agreement

君子协定的意思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协:1.调和;和谐:协调。协和。2.共同:协同。协力。3.协助:协理。协办。4.姓。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君子协定”?简单来说,就是双方口头上达成的承诺,不签合同也不按手印,全凭信任办事。比如张三和李四说:“这批货你先拿走,月底结账就行。”两人一拍即合,连张纸条都没留——这就是典型的君子协定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口头约定靠谱吗?”举个例子,老王和小陈合伙开餐厅,口头约定利润五五分。前半年合作顺利,但后来老王偷偷做假账,小陈吃了哑巴亏。这说明君子协定像玻璃杯,既需要彼此轻拿轻放,也可能一碰就碎。

为什么现代社会还有人用这种方式?我观察过小区里的水果摊主和快递站老板:快递站帮摊主代收货款,摊主给快递员送免费果切。双方从没签过协议,但三年没出过差错。这种默契背后,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社会关系在支撑。

但问题来了:君子协定和法律合同哪个更好?我的邻居王阿姨装修房子,和包工头说好“干完活再付尾款”。结果施工队中途加价,王阿姨只能吃闷亏。这时候才明白,涉及重大利益时,白纸黑字就像安全绳,关键时刻能救命。

有意思的是,年轻人现在玩出新花样。游戏群里组队刷副本,队长说“出了橙装按职业分配”,十几个陌生人居然能遵守。这种数字时代的君子协定,靠的是游戏内的信誉评分系统。可见约定形式在变,但核心还是信用评估机制。

个人觉得,君子协定就像老火慢炖的汤,适合知根知底的关系。但如果是和陌生人做大买卖,还是电磁炉快炒更稳妥——既讲人情,也守规矩。毕竟现代社会既要温度也要刻度,两手准备总比赤手空拳强。

最后说个冷知识:国际贸易中其实也存在君子协定。2018年某国取消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税,就是双方代表在咖啡厅聊出来的。虽然事后补了文件,但最初那杯咖啡的温度,可能比公章更有融化坚冰的力量。

君子协定的造句

  1. 造句 我们没有签合同,就订了个君子协定。
  2. 造句 可悲的是,君子协定只在君子间有效.
  3. 造句 我没同他签订契约,但我们有君子协定,对我来说,那就够了.
  4. 造句 君子协定通常不能在法律上得以强制执行.
  5. 造句 我们所有的巡洋舰,都是为了要遵照这些条约限制和“君子协定”而取得的结果.
  6. 造句 我认为他当时的声明就是和科比签下了君子协定.
  7. 造句 理查终于听了进去,他收束兵马,和图格鲁尔订了君子协定,率领手下将士径直穿过大营,一路往南而去。
  8. 造句 他们认为,短期工没有必要签订手续繁琐的合同,有“君子协定”就行了,可是当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也只好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了。
  9. 造句 我就住在这呢不用签什么合同,君子协定就好,小问题。
  10. 造句 这不是君子协定么?我帮你家把你四叔的尸骨找到了,你们提供给我信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