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ūn zǐ zhī jiāo
成语解释: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君子之交
英文翻译:friendship between gentlemen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什么是“君子之交”?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老张突然失业,朋友老王二话不说帮他介绍了新工作,却从未提起“以后要记得回报”。老王说:“咱们认识二十年,这点事算啥?”这种不靠送礼、不玩套路的关系,就是典型的君子之交。
有人问:君子之交和普通朋友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小李和小王是同事。小王升职后,小李依然和他吃大排档喝啤酒,既不刻意巴结,也不心生嫉妒。这种关系就像山间清泉,不需要添加糖精也能自然回甘,因为内核是平等的尊重与真诚的欣赏。
现代人常说“人脉资源”,但君子之交恰恰相反。我认识一位茶艺师傅,他每年清明都会给老茶友寄新茶,包装上永远只写“春茶已采,与君共尝”。没有价格标签,不谈生意往来,这份纯粹反而让他们的情谊延续了三十余年。这让我想到:利益捆绑的关系像塑料袋,看似实用却容易老化脆裂;君子之交则像陶罐,经得起岁月窑火的考验。
有人困惑:现代社会还能存在这样的友谊吗?去年暴雨夜,我的车被困积水区,素未谋面的越野车友群自发组织救援。他们不收报酬,只说“谁都有需要搭把手的时候”。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流动,何尝不是当代君子之交的生动注脚?它证明真挚的情谊从未消失,只是换了存在的方式。
观察身边长久的朋友圈会发现,真正的君子之交往往具备“三无”特征:无算计的坦然,无遮掩的轻松,无期限的信任。就像老院子里那棵梧桐树,平时不显眼,风雨来时却总能用枝干为对方撑起一片晴空。这种关系或许不够炙热,但恰似文火慢炖的汤品,最能滋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