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róng zhì yí
成语解释:容:容许;疑:怀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正确和可靠。
成语出处:宋 陆游《谓南文集》:“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真实正确可信
繁体字形:不容置疑
英文翻译:beyond doubt;indisputability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容:1.容纳;包含:容量。无地自容。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2.宽容;原谅:容忍。大度容人。情理难容。3.允许;让:容许。不容分说。容我再想想。4.或许;也许:容或。辗转传抄,容有异同。5.姓。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容。愁容。怒容。容光。病容。7.相貌:容貌。容颜。仪容。整容。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容。市容。阵容。
置:1.搁;放:安置。搁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诸脑后。2.设立;布置:装置。设置。3.购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拟”,比拟。
哎呦喂,你听说过“不容置疑”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就是用来形容那些板上钉钉、完全不需要怀疑的事情。比如说“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事儿,现在谁要是质疑,估计会被大伙儿当外星人看,你说是吧?
那这成语到底该咋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哈。比如老张拿着刚出炉的体检报告说:“我这血糖值高得离谱,医生的诊断可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既强调了专业判断的权威性,又带着点“铁证如山”的无奈感,你品,你细品。
有人可能要问了,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太绝对?你别说,还真得看场合。就像上周社区搞垃圾分类宣传,李大姐拿着政府文件说:“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这话既掷地有声又不会让人觉得她在唱高调。关键得搭配具体事例,跟炒菜加盐似的,适量才提鲜。
话说回来,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多,咱们咋判断啥是真的“不容置疑”呢?我的经验是,得看证据链是否闭环。就像考古队发现三星堆文物那会儿,碳14检测+地层分析+文献对照,三重验证下来,这些文物的年代才真正成了不容置疑的定论。
最后叨叨句个人看法哈,用“不容置疑”就像使锤子,该敲钉子时别犹豫,但也不能见啥都敲。尤其在和人讨论问题时,既要守住事实底线,又要给不同观点留点透气口,这样才能既讲道理又不伤和气,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