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óng
  • s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è bù róng sōng

成语解释:片刻也不能松懈。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刻不容鬆

英文翻译:brook no delay

刻不容松的意思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容:1.容纳;包含:容量。无地自容。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2.宽容;原谅:容忍。大度容人。情理难容。3.允许;让:容许。不容分说。容我再想想。4.或许;也许:容或。辗转传抄,容有异同。5.姓。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容。愁容。怒容。容光。病容。7.相貌:容貌。容颜。仪容。整容。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容。市容。阵容。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成语评论

说到"刻不容松"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火急火燎的场景。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强调的是事情紧迫到连片刻松懈都不能允许的状态,就像消防员接到火警时必须立即出动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刻不容缓’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核心意思相通,但"刻不容松"更侧重对松懈状态的否定。比如医生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每个操作步骤都需要全神贯注,这时候任何走神都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是"刻不容松"的典型场景。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成语呢?比如项目经理发现产品存在重大漏洞时,往往会说:"修复系统漏洞刻不容松,所有人立即进入紧急状态。"这样的表达既传递了紧迫感,也强调了持续专注的要求。我注意到,在科技行业快速迭代的工作环境中,这种状态其实已经成为很多团队的日常。

有趣的是,现代人虽然常说"劳逸结合",但在某些特殊时刻,"刻不容松"恰恰是通向成功的关键。就像登山者冲击峰顶的最后阶段,或是科研团队赶在竞争对手前完成突破性发现时,那种必须保持高度专注的状态,正是这个成语最好的注解。不过个人认为,这种状态更适合短期冲刺,长期保持反而可能影响效率。

如何判断什么时候该"刻不容松"?关键要看事情的重要性和时效性。比如考前复习时,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确实需要这种状态;但日常学习如果总是紧绷神经,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把握好"张弛有度"与"刻不容松"的平衡,或许才是现代人最需要掌握的生活智慧。

下次当你面对重要任务时,不妨问问自己:现在需要进入"刻不容松"的状态吗?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既能帮助准确定位工作节奏,也能避免长期高压带来的疲惫感。毕竟,智慧地分配精力,比单纯地拼命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