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óng
  • h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è bù róng huǎn

成语解释: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紧迫

繁体字形:刻不容緩

英文翻译:brook no delay

刻不容缓的意思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容:1.容纳;包含:容量。无地自容。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2.宽容;原谅:容忍。大度容人。情理难容。3.允许;让:容许。不容分说。容我再想想。4.或许;也许:容或。辗转传抄,容有异同。5.姓。6.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容。愁容。怒容。容光。病容。7.相貌:容貌。容颜。仪容。整容。8.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容。市容。阵容。

缓:1.迟;慢:迟缓。缓步。缓不济急。2.延缓;推迟:缓办。缓期。这事缓几天再说。3.缓和;不紧张:缓冲。缓急。4.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昏过去又缓过来。蔫了的花,浇上水又缓过来了。

成语评论

刻不容缓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救援队接到通知后立刻整装出发,因为每一秒都关系到受困者的生命安全,这就是真正的刻不容缓。这种情况下,稍有拖延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强调时间紧迫?想象医生在急诊室遇到心脏骤停患者,必须在黄金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这时候的抢救不仅是"紧急",而是连换口气的时间都显得奢侈,这种生死时速的场景最能体现"刻不容缓"的核心内涵。

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个概念?新媒体编辑遇到突发新闻时,从确认消息到发布稿件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我曾在台风登陆时亲眼见证团队如何像精密齿轮般协作:有人核实信息,有人制作图表,有人调试推送系统——这种高效联动就是对"刻不容缓"的最佳实践。

普通生活里也有体现吗?当然有!上周邻居家孩子误吞纽扣电池,家长没有犹豫直接开车冲往医院,后来医生夸他们处理得当。这种关键时刻的果断行动,远比事后补救更有价值,也让我深刻理解到:有些事确实经不起"等会儿再说"。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存在两种极端:有人把每件事都当作"刻不容缓",结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也有人错把拖延当从容。我的经验是,学会区分真正紧急事项和伪紧急任务。就像消防演练和真实火警,前者需要充分准备,后者必须分秒必争。

最后看个反例:某公司明知服务器存在漏洞却拖延修复,结果遭遇黑客攻击导致数据泄露。这个案例反向印证了"刻不容缓"的重要性——预防性行动的价值往往在危机发生后才被看见,而智慧的选择是在看见苗头时就果断行动。

刻不容缓的造句

  1. 造句 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 造句 这件事刻不容缓,你要抓紧时问去办。
  3. 造句 汉江岸上两派拉锯攻占,形势紧张,刻不容缓,车行驶得疾速如风,长长的土路上尘土飞扬,像点燃了巨大的导火索。
  4. 造句 此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5. 造句 一只小青蛙刻不容缓地跳过来。
  6. 造句 为提昇国家竞争力,专业人才的培训不仅刻不容缓,而且多多益善。
  7. 造句 这是性命关天的事,当是刻不容缓的。
  8. 造句 春天到了,小草刻不容缓的从土里探出面来。
  9. 造句 这问题值得政府高度的关注,刻不容缓。政府再不采取任何行动,疏忽职守就等同坐以待毙。
  10. 造句 这是性命关天的事,当然是刻不容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