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
  • wē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ín wēi bù gù

成语解释: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志 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

繁体字形:臨危不顧

英文翻译:in the lurch

临危不顾的意思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顾:1.回头看;泛指看。例:回顾。举目四顾。2.拜访:三顾茅庐。3.照管;注意:奋不顾身。顾大局。4.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惠顾。顾客。5.文言副词。反而:足反居上,首顾居下。6.文言连词。但是;只是:虽年高,顾精神不减。

成语评论

临危不顾”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在危险关头不退缩、不逃避,反而主动面对。比如一位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明明知道可能受伤,但依然选择行动,这就是典型的“临危不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能做到临危不顾?不怕危险吗?”其实,这种勇气更多来自责任感或信念。比如疫情期间,许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去一线,他们并非不害怕病毒,但职业使命和救人本能压过了恐惧。

生活中普通人也会有“临危不顾”的瞬间。比如邻居家着火时,有人抄起灭火器就去帮忙;交通事故现场,路人自发疏导交通。这些行为看似微小,却同样需要突破心理障碍,选择挺身而出。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冒险精神吗?”个人认为,关键不在于是否冒险,而在于是否值得。像企业家在行业危机时坚持创新,科学家顶着压力研究新技术,本质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临危不顾”——他们守护的是理想和未来。

如何培养这种品质?其实不需要刻意追求成为英雄。日常小事中锻炼判断力,比如在团队遇到难题时主动分担,或者面对不公平时敢于发声。这些积累会让人在真正危急时刻,更有可能做出坚定选择。

历史中有太多“临危不顾”的故事,比如蔺相如完璧归赵、文天祥舍生取义。这些故事能流传千年,正是因为人们始终敬佩直面挑战的精神。今天的我们或许不用面对生死抉择,但每个时代都有需要勇气的时刻——可能是坚守底线,也可能是打破常规。

最后想说的是,临危不顾不是莽撞,而是清醒权衡后的担当。就像登山者系着安全绳攀岩,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真正可贵的是在看清风险后,依然选择向前多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