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 wēi zì jì
成语解释:计:计算。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
成语出处: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自私
繁体字形:臨危自計
英文翻译:Self calculation in danger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临危自计”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面临危险时只为自己打算”。听起来好像有点自私?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先看个例子。
比如火灾现场,有人发现火势蔓延后,自己悄悄从安全通道溜走,完全没提醒身边的同事。这种行为算不算“临危自计”?其实成语本身不带褒贬,它只是描述一种“先保自己”的本能反应。但问题来了:这种本能反应一定错吗?
有个真实案例:某次地震中,一位老师第一时间冲出教室,事后被家长指责“临危自计”。但后来发现,他其实是去打开被卡住的紧急出口,救了更多人。这说明什么?单看表面行为容易误解,关键要看后续动作和整体结果。
现在换个角度看:公司遇到财务危机,老板偷偷转移资产准备跑路,员工却毫不知情。这种纯粹利己的“临危自计”显然值得警惕。这里有个分水岭——是否以损害他人为前提。就像老话说的“自保不等于害人”。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代心理学发现,人在压力下的决策会变得更“短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危急时刻容易触发“自计”模式。但反过来说,消防员逆行救火、医生坚守疫区,这些行为恰好打破了这种本能,证明人性中还有更高阶的选择。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更像面镜子:它既照出人性的原始底色,也映出文明社会的期待值。与其批判“临危自计”,不如思考如何通过制度建设,让人们在危机中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不至于完全抛弃责任。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安全感足够时,人才更容易做出利他选择。
下次遇到类似情境,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的自保行为会直接伤害别人吗?有没有可能既保护自己又帮助他人?就像暴雨中开车,给自己系好安全带的同时,给路边淋雨的人递把伞,或许才是更智慧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