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 wēi lǚ bīng
成语解释:临:面临;履:踩,踏。面临危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臨危履冰
英文翻译:Ice walking in danger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临危履冰”这个词,字面意思是“面临危险时,像在薄冰上行走一样谨慎”。比如,公司突然面临财务危机,管理层连夜开会讨论解决方案。有人问:“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非要‘临危履冰’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危机中的每一步都可能影响全局,过于草率的决定可能让情况雪上加霜。这时候保持冷静、细致分析,反而能找到更稳妥的出路。
再举个例子,高考前一周,小张发现数学模拟卷错题率飙升。他本想熬夜突击刷题,但突然想起老师说的“临危履冰”心态,转而调整计划:先梳理错题逻辑,再针对性练习。结果考试时,他避开了许多原本可能踩的坑。这种“谨慎应对”不是退缩,而是用理性给自己“减负”——越是压力大,越要稳住节奏。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讲究效率,慢吞吞的态度不会错失机会吗?”其实不然。去年某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竞品突然提前上市。团队没有匆忙跟风,反而花两周重新评估用户需求,最终推出的版本反而更贴合市场缺口。这说明,“临危履冰”不是拖延,而是用精准判断代替盲目行动。
我自己经历过类似场景。有次主持大型活动,开场前半小时设备突发故障。当时手心全是汗,但硬是逼自己深呼吸三次,先检查备用方案可行性,再协调团队分工。最后活动延迟15分钟却顺利进行。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临危履冰”不是不犯错,而是用清醒的头脑降低犯错概率。
生活中很多看似需要“拼速度”的时刻,反而更需要这种态度。比如开车遇到暴雨,猛踩刹车可能打滑,轻点刹车反而更安全。这种“反直觉”的应对方式,本质上就是“临危履冰”的智慧——用克制取代冲动,用观察代替蛮干。
说到底,这个词更像是一种生存策略。就像登山者面对悬崖时,不会因为害怕就闭眼狂奔,而是会每一步都确认落脚点是否稳固。这种对风险的敬畏,不是胆怯,而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