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 wēi zì xǐng
成语解释:省:醒悟。临到危难时能够自己觉醒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遇到危难时
繁体字形:臨危自省
英文翻译:Introspection in danger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省:[shěng]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2.指省会:进省开会。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4.简略:省称。省写。5.古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xǐng]1.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2.觉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临危自省,字面意思是在危机中自我反思。比如有人创业失败后,在深夜翻看账本时突然一拍大腿:“哎,当初要是多听听团队意见,也不至于资金链断裂啊!”这种“后知后觉”的顿悟,正是临危自省的典型场景。你可能想问:为什么人总在遇到困难时才想起反思?其实就像手机快没电才会检查耗电应用,危急时刻的痛感反而能激活思考深度。
有个成语叫“反求诸己”,战国时期赵国被围困,蔺相如不去埋怨敌国强横,反而带着文武百官在城墙上开反思大会,最终找到破解困局的新战术。这故事揭示一个道理:外部压力就像砂纸,能把人的认知打磨得更锐利。现代职场中,项目进度突然卡壳时,与其指责同事配合度低,不如像拆解乐高积木那样重新梳理流程漏洞。
最近有位程序员朋友给我启发。他负责的系统遭遇黑客攻击后,没有急着甩锅给安全部门,而是用三天时间把十年来的代码提交记录翻了个底朝天。结果不仅修复了漏洞,还顺带优化了整套架构。这说明临危自省不是简单的认错,而是把危机当作升级认知的操作系统补丁。就像手机系统更新后,反而比之前运行更流畅。
有人担心反思会浪费时间,但观察菜市场摊贩就能发现端倪。暴雨天生意冷清时,聪明的摊主会趁机调整货品陈列,研究哪些蔬菜淋雨后反而更显新鲜。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本质上就是把突发状况转化为改进契机。与其说临危自省是补救措施,不如看作提前预演未来风险的沙盘推演。
当代人常被各种信息轰炸搞得焦虑不堪,这时候更需要“踩刹车式思考”。上周路过社区消防演习,看到指导员反复强调:“逃生时别光顾着跑,要边跑边观察逃生通道变化。”这个细节恰好印证:真正的临危自省,是把反思动作编织进应对危机的每个呼吸里。就像冲浪者不会等浪头打来才调整姿势,而是在浪潮起伏间持续校准平衡。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航天器的自检程序往往设计在极端环境下触发。这种设计思路给我们普通人启示——越是身处困境,越要主动开启内在的检测模式。毕竟生活不会提前发送风险预警,但持续迭代的认知系统,能让我们在下个拐角处更从容地避开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