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án gòu bāo xiū
成语解释:同“含垢忍耻”。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等
繁体字形:含垢包羞
英文翻译:Shameless and unkempt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垢:1.污秽;肮脏:蓬头垢面。2.脏东西:油垢。牙垢。泥垢。3.耻辱:含垢忍辱。
包: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书。包饺子。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2.包好了的东西:药包。邮包。打了个包。3.装东西的口袋:书包。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病包儿。坏包儿。淘气包儿。4.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干上有个大包。腿上起了个包。6.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包。7.围绕;包围:火苗包住了锅台。骑兵分两路包过去。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包含。包罗。无所不包。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包医。包教。包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10.姓。
羞:1.害臊;难为情:害羞。2.使难为情:你别羞我了。3.耻辱:羞耻。4.感到耻辱:羞与为伍。5.同“馐”。
“含垢包羞”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生活化——就是明明心里觉得委屈或丢脸,却硬着头皮忍着不说。比如同事把项目的失误甩锅给你,你为了团队和谐选择沉默;或者朋友当众开你玩笑让你尴尬,你却只是笑着打哈哈。这些场景里,表面风平浪静,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憋屈的忍耐有意义吗?”其实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在职场中,如果为了一次性冲突就和上司拍桌子,可能会断送未来的合作机会;但若是长期被恶意打压还不敢发声,反而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关键要分清楚“顾全大局”和“丧失底线”的界限。
最近听朋友说起她表姐的故事:结婚十年忍受丈夫的语言暴力,总想着“给孩子完整家庭”。直到有天孩子哭着说“妈妈我们搬家吧”,她才意识到所谓的“含垢包羞”已经变成自我消耗。这个例子让我想到——有些时候,我们以为的“包容”其实是在纵容错误。
不过换个角度看,历史上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恰恰说明适度的隐忍能成就大事。现代人虽然不必做到这种程度,但遇到暂时无法改变的局面,比如刚入职时被老员工使唤跑腿,适度“装傻充愣”反而能更快融入环境。这里藏着个有趣的悖论:表面的退让,有时候反而是为了更长远的前进。
我自己在创业初期也经历过类似状况。有次合作方临时毁约,明明气得手抖还要笑着送对方出门,转身就躲进卫生间用冷水冲脸。当时觉得特别憋屈,但现在回想,正是那份克制保住了行业里的口碑。当然,如果类似情况反复发生,我肯定会重新评估合作价值——毕竟“含垢包羞”不该成为常态化的生存策略。
现在越来越多人主张“拒绝精神内耗”,这当然值得提倡。但或许在某些时刻,保持沉默也是一种智慧,关键要看这份忍耐是在积蓄力量,还是在消磨自我。就像暴雨中的竹子,暂时的弯腰不是为了认输,而是为了风雨过后能弹回得更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