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shuǐ bù fàn jǐng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互不干犯。
成语出处:鲁迅《从与说起》:“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界限分明
繁体字形:河水不犯井水
英文翻译:The river does not offend the well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犯:1.抵触;违犯:犯法。犯规。犯忌讳。众怒难犯。2.侵犯:进犯。秋毫无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盗窃犯。4.发作;发生(多指错误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错误。犯脾气。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说到“河水不犯井水”,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抽象。举个例子,邻居家每天清晨六点跳广场舞,而你家习惯周末睡懒觉。如果邻居主动把音响调小,你也不抱怨他们偶尔的热闹,这就是典型的“河水不犯井水”——大家互不干涉,各自享受生活节奏。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保持距离的相处模式会不会显得冷漠?”其实恰恰相反。比如公司里,设计师专注做图,程序员埋头写代码,行政人员负责流程协调。看似各干各的,实则因为明确分工,整个团队效率反而更高。就像炒菜时盐和糖不会互相掺和,但最终成就一桌好菜。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区里新开了家网红奶茶店,隔壁传统茶馆的老板不但没阻挠,反而在自家门口贴出“买茶送吸管”的告示。结果两家生意都红火,因为年轻人喝完奶茶顺道体验茶文化,中老年顾客则被新潮包装吸引尝试奶茶。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不越界的互动,正是成语的现代演绎。
我个人观察到,现在很多年轻人推崇“社交降级”,其实和这个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闺蜜聚会时有人刷手机,大家不会觉得被冒犯,反而理解为对方需要独处空间。这种默契背后,是对差异性的真正尊重,比强行找话题更让人舒服。
最后想说的是,河水与井水本就有不同源头,强行混合反而会破坏各自特性。就像公园里晨跑者和遛狗族共享步道,只要遵守“靠右行走”的简单规则,就能自然形成和谐的并行状态。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给当代生活的重要启示:保持界限不是疏远,而是为美好共处留出呼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