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éng
  • shuǐ
  • l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éng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

成语出处: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盛水不漏

英文翻译:hold water

盛水不漏的意思

盛:[shèng]1.兴盛;繁盛:全盛时期。桃花开得很盛。2.强烈;旺盛:年轻气盛。火势很盛。3.盛大;隆重:盛会。盛宴。4.丰富;丰盛:盛馔。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广泛:盛行。盛传。7.用力大;程度深:盛赞。8.姓。[chéng]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盛饭。缸里盛满了水。2.容纳:这间屋子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漏: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成语评论

哎呦,这个“盛水不漏”的成语,听起来就像个高端防水杯似的!咱们先来拆解拆解它的意思吧。说白了,它形容的是说话办事特别周全,一点漏洞都没有——就像装满水的容器,不仅不洒不漏,还能稳稳当当地端到别人面前。比如有人夸同事:“老张做项目计划,那叫一个盛水不漏,连备用方案都准备了三种!”

等等,那这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啦!举个例子,朋友之间也能用:“小王劝架的时候,句句说到点子上,盛水不漏,愣是让吵架的俩人握手言和了。”你品品,这里既夸了说话水平,又带出解决问题的结果,是不是特别贴切?

不过问题来了,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该用这个成语?关键在于观察“周全性”。比如说,同样是准备考试,有人只是背知识点,而学霸会把重点、易错点、答题技巧全盘掌握——这时候夸他“复习得盛水不漏”,绝对比单纯说“认真”更有画面感。

要我说啊,现代社会最需要这种“盛水不漏”的思维。你看看现在网络信息满天飞,说话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断章取义。那些能在直播中把观点表达得既清楚又严谨的博主,可不就是活生生的“盛水不漏”代言人?这技能,放哪儿都吃香!

还有个冷知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成语其实能当双刃剑用。比如领导说:“这次危机处理看似盛水不漏,但缺乏人情味。”哎嘛,这不就是在夸中带点提醒吗?所以说啊,完美无缺固然好,可千万别丢了温度。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想培养这种能力的话,可以试试“三遍检查法”:先说观点,再补逻辑,最后填细节。就像搭房子先立框架再砌墙,保准你的表达既结实又美观。记住了啊,说话办事就跟包饺子似的,皮薄馅大还捏紧褶子,那才叫真本事!